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一 “山东半岛沿海某地1950年(甲图)和2000年(乙图)土地利用变化示意图”。
材料二 山东半岛濒临渤海和黄海,海岸线漫长,海洋资源丰富。2011年1月4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蓝色海洋经济将成为沿海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山东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1)2000年与1950年相比,该地区土地利用类型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其中,面积增加的有 、 ,面积减少的是 。
(2)该地区由于土地利用不当,产生的环境问题可能有哪些?
(3)简要分析山东半岛发展蓝色经济的优势区位条件。(答出两点即可,2分)
读“澳大利亚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处的地下水类型是,储存该地下水的地质构造是。
(2)流经①处的洋流为(暖、寒)流, 受这一洋流的影响,②处的气候更加(干燥、湿润)。
(3)同纬度海域①与海域④相比较,盐度较大的是,原因是受(暖、寒)流影响。
(4)⑤区域为小麦—牧羊带,其农业地域类型是农业,也属于(粗放、密集)型农业。
(5)②、③两地的降水、植被、动物和土壤有显著不同,这反映了地理环境的性;如果洋流④减弱,③处的气候、植被等将受到影响,这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现象反映了地理环境的性。
右图中AEF弧线是晨昏线,此时为北半球的夏至日,读图完成以下要求:(10分,每空1分)
(1)作图:在图中用平行箭头画出太阳光照,用斜线表示夜半球。
(2)A点若位于0°经线,此时北京时间为点钟,
B点是点钟天黑。
(3)A、B都位于线(晨线或昏线)上;图中太阳
高度角大于0°的点是,小于0°的点是。
(4)A、B、E三点按时刻由早到晚排列依次为,
将C、D、E三点按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排列依次是。
(5)此时地球绕日公转轨道位置靠近点 (近日点或远日点)附近。
读世界局部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东盟是我国近邻,长期以来,我国和东盟贸易联系主要通过 运输。泛亚
铁路建成后,从新加坡到广州可经泛亚铁路、 线、 线和京广线。
(2)从资源利用角度分析,不适合在东盟布局的工业有( )
A.有色金属冶炼厂 | B.轮胎厂 |
C.实木家具厂 | D.钢铁厂 |
(3)图中输油管线建成后,乙输油管线的油源主要来自 (国家)。简要分析该石油管线建设的区位条件。
读长江三角洲略图和珠江三角洲略图,回答问题。
(1)填写下列地理事物与图中的对应字母;杭州市 ,
京九线 。
(2)长江三角洲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其发展工业的
限制性因素是
。
(3)20世纪80年代,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和城市水平迅速提
高的有利条件是
。
(4)与长三角相比,珠三角升级面临困境,其原因有哪些?
新时期要实现建设“小康社会”及“节约型社会”的目标,应注意区域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环境的综合治理。读某区域植被类型分布图及相关资料,回答问题。
(1)综合图和表格中提供的信息判断本区可能为 地区,并简要分析本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2)试分析造成图中A、B两区域人口密度差异的自然原因。
A区域人口密度 (大或小)的原因:
。
B区域人口密度(大或小)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