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人类活动中,可引起生态破坏的是
A.围湖造田 | B.黄土高原上种草种树 |
C.内蒙古高原上退耕还牧 | D.发电厂向大气排放烟尘 |
“海枯石烂”是指外力作用中的( )
A.风化作用 | B.流水作用 |
C.搬运作用 | D.堆积作用 |
读图甲和图乙所示的两种地貌,回答题:图甲所示地貌名称为( )
A.三角洲 | B.沙丘 | C.冲积扇 | D.冰斗 |
图乙所示地貌,其形成原因主要是( )
A.流水侵蚀 | B.风力沉积 | C.风力侵蚀 | D.流水沉积 |
读“海水等温线分布图”,回答题:根据等温线的分布判断,该海区位于( )
A.南半球 | B.北半球 | C.东半球 | D.西半球 |
A处与B处对比,说法正确的是( )
A.A处流经寒流 | B.B处流经暖流 | C.A处洋流由南向北流 | D.B处洋流由南向北流 |
读“某地月平均气温和月平均降水量数据表”,回答题:
月份 |
1 |
2 |
3 |
4 |
5 |
6 |
月平均气温(℃) |
-7.3 |
-2.5 |
5.3 |
11.7 |
16.7 |
20.5 |
月平均降水量(mm) |
0.5 |
0.6 |
2.5 |
6.0 |
13.0 |
11.0 |
月份 |
7 |
8 |
9 |
10 |
11 |
12 |
月平均气温(℃) |
22.4 |
21.0 |
15.9 |
9.4 |
1.6 |
-5.7 |
月平均降水量(mm) |
19.8 |
28.5 |
17.0 |
9.0 |
1.6 |
0.5 |
表中数据反映了该地水资源具有的特点是( )
A.空间分布不均 | B.季节分配不均 |
C.蒸发微弱 | D.气候干旱 |
为改善该地水资源短缺的现状,应当( )
A.禁止耗水产业的发展 |
B.改进耕作和灌溉方式 |
C.建造大型人工湖以改善小气候 |
D.大量开采地下水以弥补地表水的不足 |
2011年3月27日,全球6 000多个城市分别在当地时间20时30分至21时30分熄灯一小时,以此响应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的“地球一小时”活动。据此回答问题:该活动主要是引起人们对 的关注( )
A.臭氧层破坏 | B.酸雨危害 | C.全球变暖 | D.森林破坏 |
下列行为方式与“地球一小时”活动所起作用相同的是( )
A.退耕还林还牧 | B.大力发展汽车工业 |
C.推广水电等绿色能源 | D.增加氟氯烃化合物的排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