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几个地区农业基本情况比较表,完成问题。
地区 |
种植业比重 |
畜牧业比重 |
商品率 |
投入劳动力数量 |
甲 |
86% |
14% |
20% |
多 |
乙 |
45% |
55% |
90% |
少 |
丙 |
8% |
92% |
89% |
少 |
甲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可能是
A.水稻种植业 | B.混合农业 | C.商品谷物农业 | D.种植园农业 |
与乙地区农业相似的地区
A.刚果盆地 | B.四川盆地 | C.潘帕斯草原 | D.墨累一达令盆地 |
图10示意某一经线上P、Q两点。P点位于北半球,Q点是昼半球的中心点,PQ两点纬度差为90º。回答3-6题。2010年元月1日,P点的纬度最接近( )
A.65ºN | B.70ºN | C.75ºN | D.90ºN |
下列节日,符合Q点所在地的是( )
A.清明节 | B.国际劳动节 | C.教师节 | D.国庆节 |
若M点在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为( )
A.(10°N,20°W) | B.(30°N,160°E) |
C.(20°S,20°W) | D.(5°S,160°E) |
若P为南极点,弧线
为昏线,则北京此日的昼夜状况为( )
A.昼夜等长 | B.昼长夜短 |
C.昼短夜长 | D.以上都有可能 |
当地(72°E,30°N)时间9月23日8:00,M村庄居民看到太阳位于山顶P,回答1-2题。山顶P位于M村的方位是( )
A.正东 | B.东南 | C.东北 | D.西南 |
该日当地日出时刻,上海有架飞机刚好起飞,2小时32分钟后到达东京(135°E)机场,则到达的当地时间是( )
A.8:12 | B.10:32 | C.12:44 | D.14:44 |
下表表示寒潮、酸雨、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对四省区的危害程度(“+”号越多代表危害程度越高)。据此回答38-40题。甲和丁代表的地理现象分别是
A.寒潮、酸雨 | B.酸雨、土地荒漠化 |
C.水土流失、酸雨 | D.土地荒漠化、寒潮 |
乙类地理现象在广东和四川危害程度较低的原因分别是
A.纬度和海拔 | B.纬度和土壤 | C.纬度和地形 | D.降水量和地形 |
三峡工程具有“净化环境”的作用,这是因为
A.三峡水库能容纳和降解更多污染物 |
B.三峡水电代替火电,减少环境污染 |
C.库区淹没了大量污染严重的小企业 |
D.调节下游水量,使枯水期的水量不至于太小,从而降低水污染物的浓度 |
根据图14气温垂直变化规律判断,下列选项中可能有终年积雪的山脉是
图13是“植被类型与温度、降水量的关系示意图”,图中植被类型分别为草原、苔原、荒漠、阔叶林、针叶林、热带雨林。读图完成35-36题。关于各代号所表示植被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有
A.甲为荒漠 | B.丙为热带雨林 |
C.丁为针叶林 | D.戊为荒漠 |
根据图示信息判断,正确的叙述有:
A.丙在非洲广泛分布 |
B.甲分布区域的气温日较差大 |
C.乙分布区域年雨型 |
D.戊主要分布在地中海气候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