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黄河流域图及有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资料记载,数百年前,图示 A 地区为一片茂密的森林草原,由于自然和人为原因,往日的优美环境已面目全非。
材料二:会断流。黄河下游河段近几年来每到冬春季节常出现断流现象,有的年份、有的河段甚至夏季也会出现断流现象。
( l )近几年来,造成黄河时常断流的最主要原因是( )(单选)
A .沿岸工农业发展,任意截留、储水现象严重
B .黄河流域早情严重
C .中上游地区大量植树种草,大量降水下渗成为地下水
D .下游没有大的河流汇入
( 2 )下列关于黄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双选)
A .黄河是我国的第二大河
B .“地上河”指的是黄河中上游河段
C .黄河的水能资源集中在中上游河段
D .黄河泥沙堆积成为黄土高原,冲积成了华北平原
( 3 ) A 区域的地形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其地表形态的显著特征是_______________。
( 4 )导致 A 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自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为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列举西欧发展乳畜业最主要的两个区位条件并进行分析。
如下图为我国中部某城市示意图,根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处应优先发展的大型工业是工业,属指向型工业。试分析回答该工业在此处布局的最主要的两个区位优势。
(2)图中乙处为服装、食品、自行车等轻工业为主的工业区,其主要区位优势是。(单选)
A.接近原料产地 | B.接近消费市场 | C.运输便利 | D.科技发达 |
(3)该城市计划在丙处建一个以电子工业为主的新型工业园区,根据图中所提供的信息,简述在此处兴建电子工业园区的最主要的区位优势。
读“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图(图15)”和“美国与中国东北地区农业分布示意图(图16)”,回答下列问题:
(1)左图中字母表示的内容是:A ;B ;C ;D ;E 。
(2)右图中两个地区从农业地域类型来看,都属于。
(3)下表是美国和我国东北玉米带的比较:从表中可以看出,两地玉米带的单产为美国高于我国,自然原因有:
项目 |
美国玉米带 |
中国玉米带 |
纬度 |
37°N~45°N |
42°N~46°N |
地形 |
平原 |
平原 |
土壤有机质(%) |
3~6 |
2 |
降水量(mm) |
500~700 |
450~650 |
无霜期(天) |
160~200 |
130~145 |
玉米面积比重(%) |
50 |
50~60 |
玉米单产(kg/公顷) |
7500 |
6750 |
①、② 、③、④ 。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 亚洲某农作物分布图
材料二 美国部分农业地带分布图
材料三 人口变化折线图
(1)甲图中影响①地区农业地域类型发展的主要社会经济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
(2)乙图②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而该国五大湖沿岸发展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_____,影响该种农业地域类型发展的区位条件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美国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出现了国内人口迁移高潮,其迁移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迁移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乙图P城所在区域是世界著名的传统工业区,该工业区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春去春又回”的景象,即早期在丰富的煤、铁资源基础上发展起来,后因耗能高、运输量大和污染严重而出现衰落,现因政府采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措施又“重振雄威”。
(5)丙图中的Ⅰ、Ⅱ两条人口变化折线,能反映乙图P城城市人口变化过程的是_______线。
下图为印度的乔塔那格浦尔工业区和中国的沪宁杭工业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中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两个工业区区位条件的异同点。
(2)针对沪宁杭工业区在发展中的主要制约因素,应采取了哪些解决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