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的标志是: (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 B.土地改革完成 |
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 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
下表反映了1950年和1954年中国农村不同阶级人口及其占有土地的比重,导致这种比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1950年 |
1954年 |
|||
人口比重 |
土地占有比重 |
人口比重 |
土地占有比重 |
|
贫农、中农 |
85.5 |
45.2 |
92.1 |
91.4 |
富农、地主 |
14.5 |
54.8 |
7.9 |
8.6 |
A.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B.土地改革的开展
C.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每个年代都有其特殊的记忆。下列四组关键词与20世纪50年代中国社会生活状况完全相符的一组是
A.抗美援朝、土地改革、县委书记好榜样 |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三大改造、浮夸风 |
C.“红旗”轿车、“三面红旗”、“铁人” |
D.“两弹元勋”、“走资派”“红卫兵” |
下列数据反映了1950年和1954年中国农村不同阶层人口及其有土地的比重,导致这一比重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1950年(%) |
1954年(%) |
|||
人口比重 |
土地占有比重 |
人口比重 |
土地占有比重 |
|
贫农、中农 |
85.5 |
45.2 |
92.1 |
91.4 |
富农、地主 |
14.5 |
54.8 |
7.9 |
8.6 |
A.人民公社化运动
B.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
C.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推进
D.“包产到户”的实施
请为下面三幅图片反映的历史拟 定一个学习主题,最恰当的是()
A.走向社会主义之路 | B.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 |
C.社会主义建设的转折 | D.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 |
据下列图表数据分析可知,关于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结论正确的是
(中国基本建设投资的分配表)
A.已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 |
B.已经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
C.主要依靠对重工业的投资来推动经济发展 |
D.实现了农、轻、重的协调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