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睡衣睡裤不能出门”,这是2010年上海召开世博会之前,该市政府对居民的要求。这引起了广泛的争议。一方面,穿睡衣确实不符合国际礼仪,但有声音也认为,如果政府连睡衣都管,社会的自由度就会降低。对此,作为公民我们的正确态度应该是( )
①认识到自由是相对的,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自由权利
②在行使自己合法权利时,自觉履行维护国家荣誉的义务
③在行使自己合法权利时,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
④执行法律法规时要充分考虑到民俗民风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③ |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2013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进一步鼓励中国教育走出去,推动高水平教育机构海外办学,支持办好孔子学院,为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做出贡献。我们在文化“走出去”过程中要()
①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②全面领悟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不能止步于形式展示,而要着眼于精神演绎
③找到与其他文化的共鸣支持,消除文化差异
④对传统文化进行时代革新和创造,赋予其新的时代精神和意义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的这首诗体现了()
A.全面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
B.文化能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 |
C.文化由文人创造又影响人 |
D.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
有一种节约叫光盘,有一种公益叫光盘,有一种习惯叫光盘!所谓光盘,就是吃“光”你“盘”子里的东西。今年年初,由公众发起的“光盘行动”,掀起一股餐桌新风,人们纷纷向舌尖上的浪费说不,争做节约达人。这说明()
A.文化是直接推动社会发展的物质力量 |
B.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相互影响 |
C.文化对个人和社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
D.文化可以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
2014年3月22日,习近平主席和夫人彭丽媛出访荷兰。习主席身穿在中山装基础上改良的中华立领,上衣口袋的“席巾”是西服里面的设计,领子等细节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彭丽媛身着带有中国元素的绣花斗篷,里配粉绿色的立领长礼服。二人出访穿出“中国范儿”。上述材料体现了()
①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②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③不同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
④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针对近来热议的中国游客不文明行为,中央文明办强调,要切实加强社会公德教育,普及文明旅游知识,强化文明出游意识,塑造国家良好形象。这一强调是基于()
A.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 |
B.文化能影响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
C.尊重文化多样性,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
D.中华传统美德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品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