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曾说:“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他在位期间,推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保证农民的土地和时间,促进了社会发展。唐太宗的执行措施实质体现了
| A.道家的“自然无为” |
| B.儒家的“仁政德治” |
| C.墨家的“兼爱非攻” |
| D.法家的“以法治国” |
图中提供的信息与中英《南京条约》主要内容相符的是
①割香港岛给英国
②赔款2100万元
③开放广州等城市为通商口岸
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 A. | ①② | B. | ②③ | C. | ①③ | D. | ②④ |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研究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的生产技术可以查阅
| A. | 《伤寒杂病论》 |
| B. | 《齐民要术》 |
| C. | 《天工开物》 |
| D. | 《本草纲目》 |
戚继光赋诗明志:"遥知夷岛(指日本)浮天际,未敢忘危负年华。"诗中的"危"指
| A. | 东北地区遭到入侵 |
| B. | 台湾被殖民者强占 |
| C. | 新疆地区遭受侵略 |
| D. | 东南沿海倭患严重 |
诗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生活。下列诗歌中,能反映唐玄宗统治前期盛世景象的是
| A. |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
| B. |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
| C. |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
| D. |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
下列现象出现在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的是
①鲜卑贵族改用汉姓②鲜卑族改穿汉族服装③君臣一律用鲜卑语讨论国事④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通婚
| A. | ①②④ |
| B. | ②③④ |
| C. | ①②③ |
| D. | ①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