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和小红想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阻大小的关系”。两瓶煤油中都浸泡着一段金属丝,烧瓶A中的金属丝是铜丝,电阻比较小,烧瓶B中的金属丝是镍铬合金丝,电阻比较大。两瓶煤油中温度计可以显示煤油的温度。
(1)为达到实验目的,请按要求连接实验电路图(要求滑片向右移动时电流变大)
(2)小红问小明:“打开水龙头就可以得到水,干嘛不用水代替煤油?”对于这个问题,小明与他的同学给出了下列四种答案,你认为最合理的是 。
A.因为煤油有颜色便于观察
B.因为煤油有比较大的热值
C.因为煤油有比较小的密度
D.因为煤油有比较小的比热容
(3)实验中,小明和小红发现烧瓶B中温度计的示数升高的快。这表明:在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导体的电阻越 ,产生的热量越多。
(4)小红把实验装置作了一些改动:在相同的烧瓶A、B中装满煤油,用细玻璃管代替温度计做实验,当煤油温度上升时,会看到细玻璃管内的液面明显上升。下列实验中也用到这种思想和方法的是 。
A.将不同的电阻丝分别接到同一电路中,通过比较电流的大小来比较电阻的大小
B.将乒乓球靠近发声的音叉,通过乒乓球被弹开显示音叉在振动
C.让不同的纸团从相同高度同时下落,通过落地的先后判断运动的快慢
D.将小铁屑均匀洒在磁体周围,通过观察铁屑的分布情况来认识磁场的分布情况.
在研究 “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首先将杠杆放在水平桌面上,发现杠杆左端下倾。那么他应将杠杆右端螺母向____(填“左”或“右”)调节一些,使杠杆在______位置平衡,其目的是;
(2)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验证杠杆的平衡条件,调节右边钩码的个数和悬挂位置,使杠杆水平平衡时,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1.1N,钩码对杠杆的拉力F2=1.47N,测得支点O到这两个作用点的距离L1=20cm,L2=10cm,他将所得数据直接代入杠杆平衡条件的公式中,发现F1· L1和F2· L2并不相等,从而认为杠杆的平衡条件不一定是F1·L1=F2·L2,小明失误的地方 。
某兴趣小组测量一种易溶于水且形状不规则的固体颗粒物质的密度,测量的部分方法和结果如图所示。
(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适量小颗粒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游
码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称量的颗粒的质量是________g。
(2)因颗粒易溶于水,小组同学采用图乙所示方法测量体积,所称量的颗粒的体积是__________cm3。
(3)该物质的密度是__________kg/m3。
(4)在C步操作中,若摇动不够充分,铁砂未充满颗粒的空隙,则测出的值比实际密度偏___________(填“大”或“小”)
(5)在C步操作中,若因铁砂较少,全部倒进并反复摇动后,没有完全覆盖颗粒,则测出的值比实际密度偏_________(填“大”或“小”)。
蚊香生产者为了节约原料和用户使用方便,要根据蚊香的燃烧速度生产规格不同的各种蚊香。有一种蚊香如图所示,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测出该蚊香正常燃烧的速度,要求:
(1)写出所需要的器材;
(2)说明测量方法。
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萘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装有萘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这样做不但能使试管受热均匀,而且萘的温度上升速度较(选填“快”或“慢”),便于及时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
(2)除图甲所示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火柴和。
(3)萘加热一段时间后,可看到烧杯中有“白气”冒出,“白气”是(填序号)
A、水蒸汽 B、小水珠
(4)图乙是萘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大约持续了分钟。
如图是某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实验前该同学事先设计了实验方案,请你帮他填写完整。
(1)实验要选取(选填“相同”或“不同”)的两只蜡烛,目的是为了比较蜡烛的像与蜡烛的关系。
(2)要想取得较好的实验效果,实验最好选择在(选填“较亮”或“较暗”)的环境中进行。实验中所用的玻璃板越(选填“厚”或“薄”)越好。
(3)他认为把玻璃板放在方格纸上进行比较好,主要优点在于便于测量物与像到的距离。
(4)实验中他用白纸做屏幕放在所看到的蜡烛的像的位置,然后在玻璃板后侧直接观察白纸,结果(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像,从而知道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