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蝇的红眼(W)对白眼(w)为显性,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图中表示一只红眼雄果蝇与一只红眼雌果蝇分别通过减数分裂产生配子,再交配生出一只白眼雄果蝇的过程。据图回答:
(1)写出图中A、B、E细胞的名称。
A.
B.
E.
(2)子代白眼雄果蝇的基因型为
(3)若精子C与卵细胞F结合,产生后代的基因型为________,表现型为_______ _。
假设a、b、c、d是一个简单生态系统中最初仅有的四个种群,其a、c、d的营养关系为以。a→c→d,a与b的关系如图,a是该生态系统主要的自养生物,请回答:
(1)该生态系统中a和b的种间关系是.
(2)种群数量变化包括下降等阶段,若持续干旱使a大量死亡,c和d种群密度将会。
(3)当受到外界的轻微干扰后,经过一段时间,该生态系统可以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说明该系统具有,与热带雨林相比,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低、高),原因是。
(4)为了调查该系统c种群的密度,捕获了50个个体,将这些个体标记后放掉,一段时间后重新捕获了40个个体,其中有5个带有标记,c种群的数量约为个。
玉米是高产的主要粮食作物,其颜色与籽粒细胞中的色素有关。现有黄色纯种玉米,通过辐射诱变处理后发生了单基因突变。突变株单株隔离自交后,有的玉米棒子自交出现了白色籽粒,有的玉米棒子上出现了紫色籽粒。经研究发现相关色素的合成受到基因A和B的控制(如下图),且发现紫色纯合子的花粉完全败育。
(1)依题意,相关实验中玉米棒子上出现的白色籽粒的基因型为,紫色籽粒的基因型为。将上述白色籽粒种植得到甲株,紫色籽粒种植得到乙株。甲、乙植株作为亲本杂交,杂交种F1代籽粒的性状为。
(2)从植株上收获杂交种FI代籽粒,种植后自交,得到的F2代籽粒性状和分离比。
(3)将F2代中的紫色籽粒收获后全部种植,自由交配后得到籽粒的性收和分离比为
柿子在采摘后还有一个成熟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呼吸速率会先降低后增高,最后又下降。科学家用一种果疏花卉保鲜剂1-MCP对柿子细胞呼吸和乙烯产生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如下图甲、乙所示。清回答:
(1)乙烯是一种植物激素。它是由植物体的一定部位产生,然后运输到作用部位,对生长发育起显著作用的微量有机物。乙烯和这两种激素与植物的衰老、成熟、对不良环境的响应有关。
(2)采摘后的果实细胞仍能进行细胞呼吸,说明果实离体后依然存活。测定细胞呼吸速率除了上述方法外,还可通过测量单位时间内的,该气体在果实细胞中直接参与的化学反应式为。
(3)从甲、乙图可以推测,经1-MCP处理后的柿子成熟比较,原因是。
研究者从热泉的嗜热菌中提取出了耐高温淀粉酶,在高温淀粉酶运用到工业生产前,需对该酶的最佳温度范围进行测定。图中曲线①表示酶在各种温度下酶活性相对最高酶活性的百分比。曲线②是将酶在不同温度下保温足够长的时间,再在酶活性最高的温度下测其残余酶活性,由此得到的数据为酶的热稳定性数据。结合图中信息,请回答:
(1)细胞内的代谢之所以能在温和的条件下进行,就是由于酶具有催化作用,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能显著降低,因而催化效率更高,而且酶都是有机物,其化学本质是____。
(2)图中酶的最适温度是℃,该酶使用的最佳温度范围是(50℃—60℃、60℃—70℃、70℃一80℃)。
(3)曲线②35℃数据点是在℃时测得的,该酶的热稳定性在℃之后急剧下降。
(4)为验证低温储存酶制剂优于最适温度储存,请以耐高温淀粉酶为实验材料,简述实验原理。
水稻是广东省的主要粮食作物,也是科研人员常用的研究材料。
(1)为培育出含β胡萝卜素的“黄金大米”,科研人员提出以下两套培育方案:
在甲方案的操作步骤中最关键的步骤是_______。在乙方案中诱导细胞融合的常用化学试剂是_______。上述两套培育方案的共同优点是能克服_______。
(2)为研究转基因水稻与普通水稻混合种植后的生长情况,某研究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请完善。
①选取面积和水肥条件均相同的5块试验田。
②将转基因水稻种子和普通水稻种子按不同比例进行播种(从全部为转基因水稻种子到全部为普通水稻种子),5块实验田中两者的比例依次分别为:0:1、_______、0.5:0.5、0.75:0.25、1:0。
③按上述比例在每块试验田中随机并均匀播种1000粒种子,在各项种植条件均_______的情况下,种植至收获种子。
④统计各试验田中所收获的转基因水稻种子和普通水稻种子的数目。此外,也可根据_______(至少写出两个)等指标比较不同试验田中水稻的生长情况。
试验结束后,废弃的水稻试验田重新长出灌木丛,这属于_______演替。与水稻田相比,灌木丛的_______稳定性较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