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作为一种自由的先锋
很难想象,如果没有一代又一代先锋作家孤独而又执着的探索,文学发展到今天会是怎样一种格局。我们的文学呈现出当今这样丰富复杂、多远共存的审美格局,并产生了一些足以经受历史检阅的经典性作品,从某种程度上说,正是无数先锋作家在不断反叛传统的过程中进行艰苦探索的结果,也正是他们经历了无数次被怀疑、忽略甚至被否定的结果。他们顽强地坚守着文学是自我内心真实表达的原则,冲破一个又一个被视为艺术铁律的传统规范,在探求种种新的审美价值与形式表达的过程中,成功地将艺术引向更为自由、更为深邃的审美空间。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尤奈斯库说:所谓先锋派,就是自由。
是的,先锋就是自由,就是逃避圭臬。但是,这种自由又绝非为所欲为。它不能逃离写作作为人类精神显现的一种手段和方式,不能逃离文学对人类生命本质及存在真相的探索目标,更不能逃离以语言的方式重构某种审美理想。先锋文学的自由,是一种创作主体精神上的自由,是在审美形式选择上的自由,是一种怀疑与反抗的自由。这种自由的实现,是基于先锋作家必须拥有足够的精神禀赋以及强劲的探索能力,必须拥有超常的审美预见力以及怀疑与反叛的勇气的。米兰昆德拉曾说,小说的天质是反专制主义,小说作为建立在人类事物的相对和模糊性之上的世界的样板,与专制的天地是不兼容的。这一不兼容比一个不同政见者与一个官僚、一个人权斗士与一个行刑者之间的区别还要深,因为它不仅是政治或道德的,而且也是本体论的。这就是说,建立在唯一真理之上的世界,与小说的模糊与相对的世界两者由完全不同的方式构成。专制的真理排除相对性、怀疑,因而它永远不能与我所认为的小说的精神相通。
为内心的自由写作,为反抗一切制约着人类生命真实秉性的枷锁而写作,这是先锋作家的重要目标。先锋文学所体现出来的叛逆性、独创性、非大众性、不可重复性以及动态性,在本质上都是源于这种创作主体个性自由的表达。
然而,审度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先锋小说,我们会发现,尽管它们已经挣脱了传统叙事圭臬的强力制约,但是先锋作家对自由的获取却并不彻底,尤其是90年代之后急剧变动的社会现实及其文化思潮,又以各种形态形成了许多新的潜在的制约。它不仅导致先锋作家群体的急剧萎缩和探索热情的大幅回落,还使得先锋小说内部也不断地呈现出各种新的、反复迂回式的重组与整合,以至于不少人认为,中国的先锋小说自此已开始全面步入低潮,甚至是“先锋的终结”。实质上,在这种迂回式整合的背后,许多直接影响先锋小说(其实包括所有先锋文学)发展的重要障碍已经渐渐地暴露出来,而这些障碍,似乎还没有引起先锋作家们的警惕。
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文学发展到今天这样一个多元共存的格局,是一代又一代先锋派作家孤独执着探索
的结果。
B由于先锋派作家充满反叛性,他们往往被怀疑,忽略甚至被否定,他们的创作往往充满艰辛与坎坷。
C、“所谓先锋派,就是自由”,是说先锋派敢于冲破一切传统规范,达到身心的自由。
D、为内心的自由写作,成功地将艺术引向更为自由、更为深邃的审美空间,是先锋作家的重要目标。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先锋文学的发展有哪些障碍?请分条陈述。

科目 语文   题型 现代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论述类文本阅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了悟禅师
凌鼎年
自了悟禅师到海天禅寺后,海天禅寺的平静就打破了。
僧人们不明白,法眼方丈怎么会要求了悟禅师住下来,更不理解他为什么会容忍了悟的反常行为。别的不说,这了悟自在海天禅寺住下后,竟从来没扫过一次地,从来没关过一次门。若轮到他值勤值夜,其他和尚总有些放心不下。
众僧都不甚喜欢这位新来的了悟禅师。所谓先进庙门三日大,比了悟先进庙门的,自认为比他有资历,也就不把了悟放在眼里,时不时斥责他,骂他是懒和尚。了悟不气不恼,一笑了之。过了几天,众僧突然发现了悟在门口贴了一副对联,上联为“空门岂用关”;下联为“净土何须扫”。
众僧看得呆了,一时竟无法驳斥了悟的这种奇谈怪论。有人去禀报了法眼方丈。法眼方丈闻听后,微微颔首,面露赞许之色。他传下话去:“了悟对禅的理解,已非你辈皮相之见,好好向他学道吧。”
僧人们都认为法眼方丈在偏护了悟,甚至认为他法眼有私,多少有些不服。
法眼方丈终于向众僧们说出了压在心底的一件事:那就是半年前的一个黄昏,他匆匆赶回海天禅寺时,因山雨刚止,河水暴涨,木桥已被冲毁,有一年轻山姑为无法过河正发愁呢。
法眼方丈见此,考虑再三,卷起裤管,折一树枝当手杖,一面探底,一边趟过了河。法眼方丈想:男女授受不亲,僧人戒色,自己这样做,既给她做了示范,又不犯寺规,也算尽到普度众生之责了。然而,那位山姑不知是没有领会法眼方丈的暗示,还是胆小,依然站在河对岸干着急。天渐渐暗下来了,一个山姑过不了河,那如何是好?正这时,走来一其貌不扬的和尚,和尚上前向山姑施礼后,就抱着山姑过了河,和尚把山姑放下地后,满脸通红的山姑一脸羞色地向和尚道了谢。和尚说了声:“阿弥陀佛,善哉善哉!”就一声不响地继续赶路了。
法眼方丈忍不住上前问:“这位和尚,出家人应不近女色,你怎可抱一个姑娘呢?”那和尚哈哈大笑说:“早把那姑娘放下了①。怎么反而老放不下呢?②”法眼闻之大惭,始悟遇到得道高僧了,就极力邀请了悟禅师到海天禅寺住下。
这件事对法眼方丈震动很大,他深感了悟禅师道行深厚,有心好好观察,让之熟悉海天禅寺后,再作打算。
不久,清兵南下,发生了“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等惨烈之事,善男信女逃难的逃难,避灾的避灾,寺庙的香火一下冷落了许多。
海天禅寺落入清兵之手是早晚的事,胆小的僧人离寺避到了乡下,了悟却天天在大殿念经打坐,仿佛不知大军压境之事。
一个阴霾之天,清军一位大胡子将军率军士冲进了寺庙,其他僧人全逃了避了,唯了悟禅师依然不慌不忙,不紧不慢地念他的经,对大胡子将军的来到视若无睹,大胡子将军见这和尚竟敢如此蔑视自己,厉声喝问:“好大的胆子,竟敢如此目无本将军,你知不知道本将军杀人如刈草一般。”
了悟正眼也没瞧大胡子将军一眼,朗声回答:“将军你大概还不知道寺庙中也有不惧死的和尚吧,既然死都不怕了,还有什么好怕的呢。”
本来大胡子将军想大开杀戒,烧了寺庙,但听了了悟的回答,又从心底里佩服这位和尚的豪气与胆识,遂下令撤退。
海天禅寺就这样免于兵灾。
法眼方丈因此有了把方丈之位传给了悟的念头,了悟闻知后借口自己乃闲云野鹤,执意谢绝了法眼方丈的美意,终于又云游四海去了。临走时,他留下一偈语:“泥佛不渡水,金佛不渡炉,木佛不渡火,真佛内里坐。”遂头也不回地走了。
法眼方丈与众僧们都默默念着这偈语,各人参悟着。
画线句子的内涵丰富,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根据文意,分别解说文中加点的“我放下”“你放不下”的原因。
法眼讲述了悟抱村姑过河的故事,有何作用?
赏析煞尾之句的表达效果。
小说为何以“了悟禅师”为题?试作赏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古人对于艺术作品的评论,贵在只字片语,而不做长篇大论。究其原因,除了与本民族的文字的表达方式有关外,更重要的是中国的理论家们(不仅仅是理论家,应该说是传统的所有文人都如此)不重视“立言”的作用。诚然,中国人不重视“立言”并非其不能,而是不愿为。对中国文人来说,“立言”并非携泰山而填北海之壮举,乃折枝之小类。古人云:“太上有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可见,“立言”历来是不怎么被人重视的。由此,文人便热衷于用简练的文字来表达思想了——即便是复杂的思想。
白话文的兴起和西方艺术批评形式与方法的“引进”,致使中国的艺术评论在中西之间徘徊了许久,事实上,到目前为止,我们的艺术评论的方式方法更多是走“拿来”的路子。西方批评方法的引入让国中理论者顿然迷失了自我,俨然一个语无伦次的孩子。毫无夸张地说,20世纪的中国艺术批评家们已经基本上成为西方宏大理论的俘虏。现在该是让他们从这一世纪的俘虏中解放出来的时候了,尽管我们还不敢说时机完全成熟
最近,有人提出,中国的艺术评论应该回到古人曾经走过的路子上来。一者可构建纯粹的中国式评论模式;二者可以把复杂的几千甚至上万字才能说明白的内容简单化,以便于快餐文化时代的阅读。对于这样的问题,我也不敢妄下结论。毕竟,中式批评原本针对的就是传统艺术;而对于从西方“引进”的油画或其他艺术样式是否亦然,有诸多值得商榷的地方。再者,对艺术的传统的评点方式亦要求评点者具有相当高的驾驭文字的能力;同时对文字欣赏者的要求自然也大大提高了,而这二点或许是我们当下艺术界需要补课的内容。此外,学院式的要求无疑也极大限度地抑制了艺术评论的自由发展。一件或几件作品乃至对艺术家的看法有时是无须长篇大论来“赞美”的,但作者往往为了合乎论文的所谓标准或规范而不得不绞尽脑汁,杜撰或美化出一些莫须有的文字来。中国人历来就善于学会谦虚做人和赞美别人的——不怎么喜欢揭别人的短。因此,在说到他人时多是捡好听的话儿说。这好似把“拿来”的东西大大地进步了一番,变成中国评论界自己的发明了。古人评点作品只关乎作品本身,略带一些艺术家之秉性。今天我们写评论有时候连人家的祖宗十八代都翻出来了。这难道不是莫须有的东西吗?更有甚者,艺术家为了自身的提升,总是喜欢付出点代价请人来御用的。俗话说:拿人的手软,吃人的嘴短。得了人家的好处,总不能不替人家说好话的。笔者就收到诸多帮忙打广告的个人或公司,专做个人形象或艺术品推销之工作。我本只是一个自学绘画一年多的爱好者,却被大大地赞美了一番,说有专业团队可以帮忙提升知名度,只需支付多少银子就可以了。甚至还有出售所谓顶帖机的,能成千上万倍地提高博客、论坛、帖子的点击率和点击量,乃不失为一种实用的推介方式。今天,我们盘点艺术作品,在极大程度上是盘点艺术家的名气。作品论平方尺卖的事实证明了不管作品是新鲜的蛋糕还是发霉的馒头,艺术家的通行证便是可口的饭菜。这时候,我们的艺术评论家们便患了严重失语症似的,即便说话也不清楚了。而另一头,一旦艺术评论者被冠于著名学者、教授等头衔时,俨然便掌握了艺术作品的生杀大权——一种权力话语永久诞生了。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这时候”的理解,正确一项是()

A.以盘点艺术家的水准来盘点艺术作品的优劣。
B.作品论平方尺卖的事实足以证明作品的优秀。
C.是新鲜蛋糕还是发霉蛋糕,要看出售的事实。
D.只要艺术家有名气,任何作品都是可口的饭菜。

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立言”并非大事,乃折枝小类,因此,古人的艺术评论以简练为贵。
B.20世纪,中国的艺术批评家们迷失了自我,成为西方宏大理论的俘虏。
C.古人评论,只就艺术作品的实情说话;今人评论,往往杜撰些好听的话来说。
D.评论者一旦在业务界著名,便权力在握,因此,他的评论就成为艺术作品的通行证。

根据文本,概括“我们还不敢说时机完全成熟”的理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郝柏林:顺乎历史潮流 坚持个人奋斗
许多人都知道,郝柏林院士是位极具个性的科学家。不论学术上还是科技政策方面的问题,他都直言不讳,坦陈己见。他说,“中国不仅需要科学家,更需要科学战士。”或许正因为这一信念,几十年来,他既作为一名科学家认认真真地做学问,也作为一名科学战士努力与种种违背科学道德和科学精神的言行搏斗。他不仅有专业论文发表于学术刊物,有科普作品见诸杂志,还有关于我国科学研究环境的短评与公众见面。“顺乎历史潮流 ,坚持个人奋斗”是他不久前在一所大学演讲时的主题,也可谓是他根据自己的经验总结出的人生哲理。
走进郝柏林的家,简朴得让人意外。客厅里除了靠墙壁一排上世纪50年代生产的双开门木书柜、一张斑驳的大书桌和一把旧椅子外,就只剩一个古老的3人布沙发。
他告诉记者,他与中国科学院有着久远的历史渊源,其父是上世纪20年代北大生物系学生,并在40年代担任过北平研究院植物研究所所长。
1953年,郝柏林服从组织分配到前苏联哈尔科夫工程经济学院学习“矿山工业的经济和组织”。这并非他内心喜欢的专业,但作为学生干部他只能服从。他在努力学好所有专业课的同时,还自己钻研数学。
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1956年,他得到了一个转学机会,前苏联哈尔科夫国立大学理论物理教研室主任粟费席兹教授面试了他的数学,并对系主任说,“这个学生的数学比物理系三年级的学生知道得多一些”。于是,他转到了物理系,此后用3年时间完成了5年的课程。当年粟费席兹的一个研究组正在发展金属费米表面的理论,郝柏林发现了其中一篇文章的错误,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后来成了他的大学毕业论文。
1959年,他留苏回国,分配到了中科院物理所。在“文革”爆发前的几年中,他作为助理研究员参加国防科研任务和基础研究工作,参与在“三线”建设国家级的技术物理实验中心。
“文革”动荡之际,郝柏林受到的冲击不是最严重的。造反派虽然把他赶出了执行国防任务的队伍,但不久认为他的问题已查清楚,可以“抓革命、促生产”,便把他派到了胰岛素晶体结构分析组参加劳动,跟随梁栋材先生标胰岛素的每一个原子的坐标。他的具体任务是从窄行打印机输出的纸带把数字抄到坐标纸上,再绘出电子密度线。这期间,他努力学习晶体结构分析方面的基本知识。
“文革”中干部轮流到“五•七”干校劳动,郝柏林也不例外。在此期间,每天傍晚有两三个小时自由活动时间,许多人或到食堂看电视,或唱歌跳舞。郝柏林就打开自带的木头箱子,在上面写书稿。那时,他写作的就是文革后一版再版的最早的计算机语言——FORTRAN教科书。
当记者问,“您1980年当选学部委员的原因肯定不仅仅是这本书,您在科学上最大的贡献究竟是什么?”,郝柏林说,“老一辈学者如何评价我,我不清楚。除完成过国防任务外,我还搞过工业计算,还在求解一个艰难的统计物理模型方面取得过被王竹溪先生称为‘迄今最好的结果’,我想这些都起过作用。”
1997年夏,郝柏林在把英文专著《实用符号动力学与混沌》书稿送出之后,转向理论生命科学领域研究。为了开展这项研究,他早在1985年,就着手补充生物学知识。1995年,他与生物学部邹承鲁院士共同组织香山会议,并主编出版《理论物理与生命科学》一书。1999年,他在一份《院士建议》中提出,尽快建立国家级的生物医学信息中心,引起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
虽然年事已高,但他说话依然铿锵有力,思路清晰。在谈到科学界的现状时,他说,“科学研究需要特别沉得住气,要保护好潜心做研究的年轻人。应当撤消一大批评估、管理机构,解放生产力。中国科学院不能在人才上‘不求为我所有,只求为我所用’”。
材料连接:
①郝柏林获1992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和1993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997年获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999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和2000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②郝柏林和他的小组在对细菌基因进行研究时曾绘制出一个“亲缘树”。2003年春,在SARS疫情爆发后,郝柏林又对感染SARS病毒的人和动物所携带的病毒序列进行了分析,用先前的“亲缘树”方法绘制出SARS病毒亲缘树,发表在相关SARS病毒研究网站和《科学通报》上,为其他科学家提供了研究SARS病毒的参考。
(选自《光明网》,有删节)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郝柏林不仅有专业论文发表于学术刊物,有科普作品见诸杂志,还有关于我国科学研究环境的短评与公众见面这是因为他要“顺乎历史潮流”。
B.郝柏林的父亲是上世纪20年代北大生物系学生,并在40年代担任过北平研究院植物研究所所长,这对郝柏林从事科学研究有着重大的影响。
C.郝柏林在前苏联哈尔科夫国立大学学习期间,发现了当年粟费席兹的一个研究组正在发展金属费米表面的理论中的一篇文章的错误,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D.“文革”动荡之际,郝柏林在胰岛素晶体结构分析组参加劳动,这期间,他努力学习晶体结构分析方面的基本知识。

E.郝柏林和他的小组在对细菌基因进行研究时曾绘制出一个SARS病毒“亲缘树”,在SARS疫情爆发后,为其他科学家提供了研究SARS病毒的参考。
郝柏林院士是位极具个性的科学家,请简要概括他作为科学家有哪些个性。
郝柏林院士1980年当选学部委员,请简要概括郝柏林院士自己认为获得这一荣誉的原因。
郝柏林多次获得科学院自然科学奖和国家自然科学奖,取得了巨大的成绩、获得较高的声望,在这些成绩和声望的背后定有美好的品质作支撑,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礼物
王宝国
乔处长七十七岁的老母亲从乡下来了。由于工作原因,乔处长经常在外面应酬吃饭,一天下来,难得有与母亲说话的机会。这天晚上,乔处长很晚才回来,一推门发现母亲一个人坐在客厅里。
妈,您还没睡呢。乔处长一脸惊讶。
母亲说:天这么晚了,我放心不下呀。
齐处长一听笑了:妈,我自己都习惯了。再说晚一点也没有关系,有车送呢。
母亲沉默了一会,叫着齐处长的乳名说,大水,能不能求你个事。
妈,您看您,有啥事尽管说。
“就是,能不能给我捎几条餐巾回来,我看那些餐巾挺好看的。”
“这好办,”齐处长说:“您要是喜欢,每次吃饭我都捎一条回来。
果真,不管在外应酬到多晚,齐处长都不忘给母亲捎一条餐巾回来。看到餐巾上栩栩如生的花鸟鱼虫,母亲都会喜滋滋地抚摸一阵子,可看完了又忍不住轻轻叹一口气。
母亲本来是住一段时间就要走的,后来又改了主意说不走了,等过了年再走。
过了年很快到了母亲的生日,齐处长决定好好庆祝一下。母亲提议把小水和三水也一起叫来,一家人团团圆圆吃顿饭。为了给母亲过个热闹的生日,齐处长早就订好了酒店。母亲说,难得凑得这么齐,还是在家吃才有团圆的味道。于是就又退掉了。
生日这天,小水和三水开着车早早来了。母亲也早早去了厨房忙活。大水媳妇不让,母亲非要亲自下厨。到了午饭时候,三个儿子纷纷拿出给母亲买的礼物。齐处长准备的是一对玉镯子,说夏天戴着清心静气,最适合养生。小水给母亲的礼物是一套唐装。不过,不是国内买的,而是去印尼考察时从雅加达捎回来的。三水干脆给母亲准备了一个万元现金的大红包,说喜欢啥就买点啥。
母亲说,你们有这份孝心就行。说完,母亲就走进厨房,端出三碗鸡蛋打卤面。三兄弟见了面面相觑。母亲说,我记得你们小时候最喜欢吃打卤面了,可那时家里穷,哪有肉呢,只能放一点青菜。今天可是真正的打卤面,放了油菜、牛肉末,荷包蛋,还淋了香油。尝尝,是不是跟原来一个味?
三兄弟看着母亲笑吟吟的脸,就端起碗吃了起来,果真十分筋道。
是不是吃饱了?母亲问。
“饱了,”二水说:“只是,这生日宴也太寒酸了。”三水接过话说,“就是,现在又不是没有条件。”
母亲没有搭腔,而是拿过从乡下带来的那只蓝底黄花的旧包袱说,我还给你们哥仨准备了礼物呢。
三兄弟一听笑了,都觉得母亲挺新鲜,这又不是他们过生日。
母亲打开包袱,里面是一个红布包裹,打开包裹,三个人一下子愣住了。母亲给他们的礼物竟然是三沓鞋垫。齐处长见了差点叫出声:那些鞋垫都是用他带回的餐巾缝制的。
母亲把鞋垫送到三个儿子手里说,你们兄弟都很争气,大水是处长,小水是局长,三水是公司老总。乡亲们都说是我教育得好。可是,每当看到电视上那么多当了官的不好好走路跌了跟头,我便吃不下饭睡不着觉。
母亲好像终于了却了一桩大事,第二天就执意坐长途车回了乡下的老家。
以后,应酬的饭桌上少了齐处长的影子,连配给他的小车也不坐了。齐处长因此成了同事眼中的另类,都说他这么做不近人情。作为最年轻的中层,又是名牌大学毕业,前途是摆在那里的。再说,那些饭局又不花自己一分钱,既干了工作,又拓展了人脉,何乐而不为呢。
两年后,局长因财务问题被双规。就在人们纷纷猜测新局长人选时,齐处长被组织上破格提拔为局长,主持全面工作。局里那些人对此一头雾水,都说他这是憨人有憨福。
齐局长听后淡淡一笑。他下意识里踩了踩脚下,母亲纳得鞋底温厚绵软,一股看不见的暖流直沁心脾……
(摘自2014年《中国小小说欣赏》,有删节)
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文章的开头写“母亲没睡”,说明母亲深知儿子在外腐败,为儿子担心,塑造了母亲的形象,同时引起下文。
B.小说讲究伏笔和照应,文中前面交代“要餐巾”这一情节是伏笔,后面有“纳鞋垫”这一情节是照应。
C.母亲过生日前要齐处长把兄弟叫来,一家团圆,说明母亲和儿子们交流很少,母亲孤独寂寞,隐含地批评子女对老人的疏忽。
D.三个儿子在母亲的生日时分别准备了不同的礼物,但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十分贵重,插入这一情节的目的是让后面“母亲给儿子们鞋垫”这一情节的出现更加合理。

E.文章中后面交代齐处长不再应酬,不再作配给自己的轿车,最后得到破格的提升,这说明要想在官场有所作为就必须不近人情、断绝人脉。
文章画线的句子中母亲又高兴又叹息,请简要分析原因。
结合文章分析“母亲“的形象特征。
文章的结尾言有尽而意无穷,请结合全文谈谈文章结尾的作用。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汲取“忠孝节义”中的正能量
孔学堂 郭齐勇
忠的本意是敬,即尽心。《礼记》载,孔子赞扬虞帝治天下,无私,不厚待其子,爱护老百姓如父母爱子一样,对民众有出自天性的爱心,有忠厚而利民的教诲,使民众富庶而有礼。可见,忠指对待别人尽己之心,特别是居职任事者应尽心竭力为群众谋利益。孔子讲“君仁臣忠”“君惠臣忠”,表明他主张的忠是与仁和惠等密切联系的双向要求,而不是“君为臣纲”的单向度要求。我们今天倡导的忠,不是封建社会的愚忠,而是待人忠诚、忠贞不二,忠于职守、爱岗敬业;忠于党和国家、人民。
孝的本意是尊重父母。它是人从身边最近处做起的善行,因此有“百善孝为先”的说法。最起码的孝是赡养父母长辈,但孝又不仅限于赡养,而是从内心尊敬父母长辈。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也就是说,离开了敬爱之心去赡养老人,那与养狗养马有什么区别呢?因此,我们要用至诚的心和切实的行动去感激父母,常回家看看,多做尽孝之事。曾子曰:“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这是孝的三原则:大孝是使双亲受人尊敬,其次不使父母的名誉受辱,最下等的是能赡养父母。如果做子女的违法犯罪、贪污腐败,就是大不孝!孝是最基本的爱心,儒家的仁爱不限于爱亲,而是以这种天伦之乐作为生命之爱的最初体验,以此为养育人性之起点,进而推己及人,爱他人,爱天下人,即孟子说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们很难想象,一个对父母都不爱的人,能去爱别人、爱陌生人?
节的本意是止、操、信,指人对欲求有节制、节度,又有行为高尚的意思,如节操、品节等。古代士人讲气节操守,强调在生死关头要有静气与定力,不随风摇摆。节这一品德与忠、义等品德有紧密联系。孔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今天我们讲节,应摒弃封建社会中所谓“三从四德”的“妇道”,而强调做人要有原则立场,不能因眼前的名利而牺牲大节,不做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的墙头草,尤其是在权、钱、色的诱惑面前要洁身自好。
义的本意是宜,指适宜、恰当。义是人们的行为准则,义行指合宜、得当的行为,包含有恪尽职守、发挥才能,对社会、家庭尽法律和道德上的责任与义务等内容。羞耻之心是义的萌芽。义是对是非善恶正确果断的裁决,既是道德情感,又是道德判断。义行则是人们责任感、义务感的外化过程。行义即自觉自愿地按义这种道德原则行动,是高尚的道德行为。简略地说,义是应当,即无条件地做应当做的事。
(摘自2015年4月3日《人民日报》,有删节)
下列各项中对“忠”“孝”“节”“义”的相关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忠”本意是敬,即尽心,在《礼记》中被虞帝解释为治天下,无私,对民众有出自天性的爱心,居职任事者要尽心竭力为群众谋利益。
B.“孝”的本意是尊重父母,而尊重父母是人从身边最近处做起的善行,因此有“百善孝为先”的说法。
C.“节”指人对欲求有节制、节度,又有行为高尚的意思,古代士人讲气节操守,强调在生死关头要有静气与定力,不随风摇摆。
D.“义”既是道德情感,又是道德判断,对是非善恶正确果断的裁决,义行是人们责任感、义务感的外化过程。

下列各项中和作者要求的从“忠孝节义”中汲取的正能量的论述不符的一项是()

A.居职任事者尽心竭力为群众谋利益,倡导待人忠诚、忠贞不二,忠于职守、爱岗敬业;忠于党和国家、人民。
B.守住“孝”最起码的底线,赡养好父母长辈;做子女的不做违法犯罪、贪污腐败等大不孝的事情。
C.做人要有原则立场,不做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的墙头草,尤其是在权、钱、色的诱惑面前要洁身自好。
D.行动合宜、得当、符合准则,恪尽职守、发挥才能,承担对社会、家庭尽法律和道德上的责任与义务。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讲“君仁臣忠”“君惠臣忠”,是和“君为臣纲”有区别,因为他主张的忠是与仁和惠等密切联系。
B.孟子说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以仁爱作为生命之爱的最初体验,以此为养育人性之起点,进而推己及人,爱他人,爱天下人。
C.节这一品德与忠、义等品德有紧密联系,今天我们讲节,应摒弃封建社会中所谓“三从四德”的“妇道”。
D.义是应当,即无条件地做应当做的事,行义即自觉自愿地按义这种道德原则行动,是高尚的道德行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