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同学在学校感到自卑,影响了生活和学习。老师开导他,如果只看到自己的缺陷和不足,就会产生消极情绪,我们要善于挖掘自身优势与潜力,积极体验成功。该同学根据老师的指导,经过不断努力,逐渐找回了自信。这告诉我们

A.转变思考问题的角度决定着自卑向自信的转化
B.人们能够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主观世界
C.意识的主动创造性是克服困难的前提条件
D.世界观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心理体验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新型思维方法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人们通常把尽可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生活方式称为低碳生活。低碳生活离我们很近,把白炽灯换成节能灯、使用环保购物袋、教材循环利用、废物再利用善等都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这说明(
①消费行为会对社会经济产生影嗬
②家庭要超前消费,防止消费滞后
③要改变消费习惯,提倡绿色消费
④低碳生活要导致消费球平的降低

A.

A.①②

B.

B.①③

C.

C.①④

D.

D.③④

在国际气候谈判中,发达国家强调"所有"国家承担不加区别的责任,发展中国家则要求维护"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提出到201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且这一承诺不与任何国家的减排目标挂钩。材料不能说明在气候问题上 (

A. 国家间存在着不同的利益
B. 国家间存在着共同的利益
C. 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立场
D. 国家间的冲突代替了合作

应对气候变暖,关乎地球上每个国家和地区,关乎每一个人。早在1898年,就有科学家指出,燃烧煤炭和石油产生的二氧化碳将导致地球变暖。随后人类为防止地球变暖进行了漫长的探究和实践。时至2009年,大气中二氧化碳已由工业革命前的280ppm(1ppm为百万分之一)升至390ppm,然而在哥本哈根会议上,各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让然认识不一。人类对气候的认识,哥本哈根会议不是终点新的起点。材料体现的哲理有(

①世界时复杂的和不断运动变化的,人的认识是无止境的
②认识总是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
③认识是一个圆圈式的循环往复过程,人的认识具有规律性
④本质的暴露和展开有个过程,人的认识永远不能达到真理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2009年兴边富民、人口较少民族地区和特困民族地区扶持发展、民族特色村寨保护欲发展等工程。各级政府共投入民族专项资金2.85亿元,比上年增长l7.63%,民族自治地方社会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l2 4%。上述事实体现了(

①民族特色是民族地区脱贫致富的关键
②国家投入是民族地区发展的根本动力
③我国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④我国各民族享有平等的发展权利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温家宝总理在201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政府、监督政府,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这意味着(

①政府的一切行为都要对人民负责
②政府的一切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
③政府要把人民利益与谋求自身利益相统一
④公民对任何国家工作人员都有批评的权利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