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世界人口增长问题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人口增长有利于人类自身的发展,不必要加以控制 |
B.人类是大自然的主宰者,人口数量不宜过多 |
C.生物圈的承载能力有限,必须控制人口的增长 |
D.生物圈可以承载80亿人,目前没有必要控制人口 |
下列有关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霉菌、乳酸菌都是细菌,且都能进行有丝分裂,都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 |
B.酵母菌、乳酸菌、硝化细菌都不含叶绿素,都是分解者,都能进行有氧呼吸 |
C.酵母菌、乳酸菌都是异养生物,在内质网上都附着有核糖体 |
D.乳酸菌、硝化细菌、蓝藻都有细胞壁,都含有DNA和RNA |
取若干相同长度、去除尖端的燕麦胚芽鞘切段,分别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并培养一段时间,然后逐一测量其长度,实验先后进行了两次,结果如下图。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生长素浓度为0.1mg/L时两组数据偏差较大,对推导实验结论有干扰应该舍弃 |
B.两次实验结果有明显差异,原因是生长素对燕麦胚芽鞘生长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
C.当浓度大于10 mg/L时,生长素会抑制燕麦胚芽鞘的生长且抑制越来越强 |
D.要确定促进燕麦胚芽鞘生长的最适浓度应在0.1〜10mg/L之间继续分组实验 |
种群密度是种群的最基本特征,下列有关研究和调查正确的是
A.种群的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直接决定种群密度 |
B.研究种群“S”型增长曲线在鱼牧养殖生产上的应用时,人们发现种群数量保持在K值左右可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
C.蚜虫、跳蝻的种群密度可用样方法进行调查 |
D.标志重捕法可用于调查蚯蚓的种群密度 |
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自然选择直接作用于个体的基因型,并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保存对环境更适应的性状 |
C.无法进行基因交流的生物之间一定存在生殖隔离 |
D.自然选择通过选择个体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
某研究小组从蛙的精巢中提取了一些细胞(无突变发生),测定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并根据染色体数目不同将这些细胞分为三组,各组细胞数如右图。下列对图中所示结果的分析中,错误的是
A.乙组细胞中有一部分可能正在进行DNA复制 |
B.丙组细胞中有一部分可能正在发生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重新组合 |
C.乙组细胞中有的进行有丝分裂,有的进行减数分裂 |
D.假设一个精原细胞中的一个DNA被15N标记(原料含14N),经减数分裂,可产生2个被15N标记的甲细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