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生态系统中某元素循环模式图。这种元素是按箭头方向循环的。然而,图中缺一个重要的箭头。根据此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上所缺的箭头是 。
(2)这是 的循环。
(3)A、B、C、D各代表什么类型的生物?
A. B. C. D.
(4)由此可见,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具有如下特点:
a、 b、
(5)面对日益严重的温室效应,你认为高中生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减少CO2的排放?(至少写出两点)
① ;② 。
某生物兴趣小组对校园中四种不同植被类型的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进行研究。
(1)进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调查常采用________法。
(2)土壤动物具有趋暗、趋湿、避高温的习性,为了探究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从选取的样土中收集小动物,他们这一装置不够完善,请你帮助该小组的同学们完善该装置:________,收集瓶中加入70%的酒精的用途是________。
(3)校园中四种不同植被类型的土壤中小动物数量如下图:
土壤动物群落数量出现明显的季节变化,单位面积土壤动物总数量在7月左右出现高峰期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土壤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一般是________。其群落结构和数量与土壤中有机物的含量关系十分密切。分析上图可推测,四种植被类型中土壤中有机物含量最低的是________。
荠菜的果实形状有三角形和卵圆形两种,该性状的遗传涉及两对等位基因,分别是A、a和B、b表示。为探究荠菜果实形状的遗传规律,进行了杂交实验(如图)。
(1)图中亲本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根据F2表现型比例判断,荠菜果实形状的遗传遵P 三角形果实卵圆形果实循_____________。
(2)图中F2三角形果实荠菜中,部分个体无论自交多少代,其后代表现型仍然为三角形果实,这样的个体在F2三角形果实荠菜中的比例为 F1 三角形果实_____________;还有部分个体自交后发生性状分离,它们的基因型是________。
(3)荠菜果实形状的相关基因a,b分别由基F2三角形果实卵圆形果实因A、B突变形成,基因A、B也可以突变成其他(301株)(20株)多种形式的等位基因,这体现了基因突变具有_______________的特点。自然选择可积累适应环境的突变,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_____________,导致生物进化。
(4)现有3包基因型分别为AABB、AaBB、和aaBB的荠菜种子,由于标签丢失而无法区分。分别将三包荠菜种子和卵圆形果实种子种下,待植株成熟后分别将待测种子发育成的植株和卵圆形果实种子发育成的植株进行杂交,得到F1种子;将得到的F1种子分别种下,植株成熟后进行自交,得到F2种子;将F2种子种下,植株成熟后分别观察统计F2所有果实性状及比例。根据以上遗传规律,预测结果如下:
①如果_______________,则包内种子基因型为AABB;
②如果_______________,则包内种子基因型为AaBB;
③如果_______________,则包内种子基因型为aaBB。
人体血糖浓度的调节方式是神经一体液调节。图1表示的是调节血糖浓度的两种主要激素之间的关系;图2表示血糖调节过程的部分图解。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胰岛素可以降低血糖浓度,图1中,胰岛素分泌增加,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可以减少 ________,使血糖降低到正常水平;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增加会升高血糖,同时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原因是只有胰岛素能够促进新形成的葡萄糖________。
(2)据图2分析,对血糖浓度具有直接调节作用的方式是________。
(3)结合本题图及所学知识分析,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因素有________。
(4)与血糖平衡调节有关的器官除了下丘脑、胰脏之外,还有________。
乳腺上皮细胞合成乳汁所需的营养物质由血液供给。下图为牛乳腺上皮细胞合成与分泌乳汁的示意图,下表为牛乳汁和血液的部分成分比较。
(1)乳腺上皮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____________,其中的K+可通过_________方式转运到乳腺上皮细胞。
(2)与血浆相比,乳汁中特有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
(3)乳汁的主要成分是甘油三酯,合成甘油三酯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表中,不能在乳腺上皮细胞中合成的生物大分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在牛乳房出现炎症时,该物质在血浆和乳汁中的含量会_________________,该物质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雾霾天气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空气中的病原体、过敏原和有毒颗粒物可以使人患病。请回答下列问题。
(1)空气中的流感病毒进入人体后,引发的特异性免疫是 ____。通过接种流感疫苗可以预防流感,接种疫苗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空气中某些过敏原接触有过敏体质的人体后,在过敏原的刺激下,由细胞分泌的抗体可吸附在呼吸道黏膜上,当相同过敏原再次接触机体时,就会发生呼吸道过敏反应。
(3)空气中的有毒颗粒物也易使人患呼吸道疾病,患者症状常表现为咳嗽、发热症状。当患者体温高于正常体温时,下丘脑感受到变化,通过_________发送信息,导致汗腺分泌_______,毛细血管______,肌肉和肝脏等产热减少,使体温下降。此时血浆的会升高,患者应及时补充水分。
(4)治理雾霾需要采用多种措施综合实施,如减少工业污染排放、露天工地的粉尘覆盖、降低骑车尾气排放,以及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