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0年下半年,我国接连发生多起煤矿爆炸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煤矿发生爆炸事故的元凶是煤矿坑道气中含有的甲烷。下列关于甲烷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抽”出坑道中的甲烷,既可用作清洁燃料,又可防止爆炸
B.甲烷分子是一种呈正四面体型的分子
C.甲烷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其分解产物可用于合成氨和橡胶工业
D.甲烷分子中两个氢原子被氯取代后,可形成两种不同结构的分子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反应:4A(g)+5B(g)=4C(g)+6D(g)在不同条件下进行,用不同的物质表示其反应速率如下,
则此反应在不同条件下进行最快的是
A.v(A) =2 mol·L-1 ·min-1B.v(B) =3 mol·L-1 ·min-1
C.v(C) =1 mol·L-1 ·min-1D.v(D) =2.4 mol·L-1 ·min-1

某元素原子的质量数为A,它的阳离子Xn+核外有x个电子,w克这种元素的原子核内中子数为

A. B.
C. D.

已知25 ℃、101 kPa下,下列反应
C(石墨) + O2(g) === CO2(g) ,燃烧1 mol C(石墨)放热393.51 kJ。
C(金刚石) + O2(g) === CO2(g),燃烧1 mol C(金刚石)放热395.41 kJ。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B.1 mol石墨所具有的能量比1 mol金刚石低
C.金刚石转变成石墨是物理变化 D.石墨和金刚石都是碳的同位素

键能是指破坏(或形成)1mol化学键所吸收(或放出)的能量。现查得:H-H、Cl-Cl和H-Cl的键能分别为436KJ/mol、243KJ/mol和431KJ/mol,请用此数据估计,由Cl2、H2生成1molHCl时的热效应为

A.放热91.5KJ B.放热183KJ
C.吸热183KJ D.吸热91.5KJ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电子式表示氯化氢分子的形成过程:
B.一定条件下从正反应开始的某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正反应速率降到最小
C.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时放出的热量叫中和热
D.催化剂不但能改变反应速率,也能改变反应进行的限度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