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瓶混有酵母菌的葡萄糖培养液,当通入不同浓度的氧气时,其产生的C2H5OH和CO2的量如下图所示。通过对表中数据分析不可得出的结论是( )
| 氧浓度(%) |
a |
b |
c |
d |
| 产生CO2的量 |
9 mol |
12.5 mol |
15 mol |
30 mol |
| 产生酒精的量 |
9 mol |
6.5 mol |
6 mol |
0 mol |
A. a浓度时酵母菌有氧呼吸速率等于无氧呼吸速率
B. b浓度时酵母菌有氧呼吸速率大于无氧呼吸速率
C. c浓度时有50%的葡萄糖用于酵母菌的酒精发酵
D. d浓度时酵母菌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来自细胞质基质
下图表示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各阶段细胞核中DNA和细胞质中mRNA的含量变化。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细胞最可能是根尖成熟区细胞 |
| B.本实验的研究方法最可能是同位素标记法 |
| C.细胞中一条染色体(质)上有2个DNA分子的时期是d和e |
| D.在分裂间期中心体复制形成4个中心粒 |
细胞通讯是细胞间交流信息,对环境作出综合反应的生理活动。如图甲为两种细胞通讯方式,乙为甲图中括号部位放大图,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
| A.若图中靶细胞1为胰岛B细胞,则靶细胞2一定是肝细胞 |
| B.图中结构1的末梢与靶细胞1合称为效应器 |
| C.图中⑤的形成与②有关,⑤所在的位置是内环境 |
| D.图中靶细胞1对靶细胞2生命活动调节的方式为体液调节 |
一只雌鼠的染色体上的某基因发生突变,使得野生型性状变为突变型。若该雌鼠为杂合子,让其与野生型雄鼠杂交,子一代如下表1:
| F1表现型 |
突变型♀ |
野生型♀ |
突变型♂ |
野生型♂ |
| 比例 |
1 |
1 |
1 |
1 |
再从F1代中选用野生型♀、野生型♂的个体进行杂交,其后代(F2)表现如下表2:
| F2表现型 |
突变型♀ |
野生型♀ |
突变型♂ |
野生型♂ |
| 比例 |
100% |
0 |
0 |
100% |
由此可推知该基因突变为:(注:突变型基因为显性基因的为显性突变;突变型基因为隐性基因的为隐性突变)()
| A.显性突变、位于常染色体上 | B.隐性突变、位于常染色体上 |
| C.显性突变、位于X染色体上 | D.隐性突变、位于X染色体上 |
把成熟的苹果与未成熟的香蕉密封在一起,可促使香蕉成熟,这是由于苹果放出了
| A.乙烯 | B.赤霉素 | C.脱落酸 | D.细胞分裂素 |
将植物横放,茎弯曲向上生长,根弯曲向下生长。这与重力影响生长素的分布和根、茎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关于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A处生长素浓度较B处高,茎对生长素敏感性高,A处生长受抑制,B处生长快,茎向上生长 |
| B.D处生长素浓度较C处高,根对生长素敏感性高,D处生长受抑制,C处生长快,根向下生长 |
| C.C处生长素浓度较D处高,根弯曲向下生长 |
| D.B处生长素浓度较A处低,茎弯曲向上生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