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如图一轻弹簧与一物体组成弹簧振子,物体在同一条竖直线上的A、B间作简谐振动,O点为平衡位置,C为AO的中点,已知OC=h,振子周期为T,某时刻物体恰好经过C点并向上运动,则从此时刻开始计时 (  )

A.t=T/4时刻,物体回到C点
B.△t=T/2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路程为4h
C.t=3T/8时刻,物体的振动位移为0
D.t=3T/8时刻,物体的振动速度方向向下

科目 物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 用三角函数表示简谐运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06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两名美国物理学家,以表彰他们发现了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黑体谱形状及其温度在不同方向上的微小变化。他们的出色工作被誉为是宇宙学研究进入精密科学时代的起点。下列与宇宙微波背景辐射黑体谱相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微波是指波长在 10 - 3 m 10m 之间的电磁波
B. 微波和声波一样都只能在介质中传播
C. 黑体的热辐射实际上是电磁辐射
D. 普朗克在研究黑体的热辐射问题中提出了能量子假说

如图所示,实线和虚线分别为某种波在 t 时刻和 t+Δt 时刻的波形曲线。 BC 是横坐标分别为 d3d 的两个质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任一时刻,如果质点 B 向上运动,则质点 C 一定向下运动
B. 任一时刻,如果质点 B 速度为零,则质点 C 的速度也为零
C. 如果波是向右传播的,则波的周期可能为 6 7 Δt
D. 如果波是向左传播的,则波的周期可能为 6 13 Δt

μ 子与氢原子核(质子)构成的原子称为 μ 氢原子,它在原子核物理的研究中有重要作用。图为 μ 氢原子的能级示意图。假定光子能量为 E 的一束光照射容器中大量处于 n=2 能级的 μ 氢原子, μ 氢原子吸收光子后,发出频率为 v 1 v 2 v 3 v 4 v 5 v 6 的光,且频率依次增大,则 E 等于(

A. h v 3 - v 1 B. h v 5 + v 6
C. h v 3 D. h v 4

2006年美国和俄罗斯的科学家利用回旋加速器,通过 C 20 48 a (钙48)轰击 C 98 249 f (锎249)发生核反应,成功合成了第118号元素,这是迄今为止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充数最大的元素。实验表面,该元素的原子核先放出3个相同的粒子 x ,再连续经过3次 α 衰变后,变成质量数为282的第112号元素的原子核,则上述过程中的粒子 x 是(

A. 中子 B. 质子 C. 电子 D. α 粒子

分子动理论较好地解释了物质的宏观热力学性质。据此可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显微镜下观察到墨水中的小炭粒在不停的作无规则运动,这反映了液体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
B.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一定先减小后增大
C. 分子势能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可能先减小后增大
D. 在真空、高温条件下,可以利用分子扩散向半导体材料掺入其它元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