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改革和创新是一个民族前进的不竭动力。近代以来,中国为实现强国之梦进行了积极的探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60年代,……以军事工业为主的近代工业出现了,新式海陆军开始筹建,新式学堂一一举办,留学生陆续外派,大清国有了些许新的气象。
--引自《复兴之路》
(1)给大清国带来了些许新的气象的是什么运动?分别举出军事工业、新式海军各一例。
材料二   19、20世纪之交的中国,当北洋水师"致远号"的桅杆在黄海水域的波涛中沉没,国内民族危机空前高涨。一批具有忧患意识的知识分子,开始挑起对民众进行启蒙的重任,探索实现救国自强的道路。         --《百年世博梦》解说词
(2)19、20世纪之交,中国知识分子为实现救国自强,进行了怎样的探索?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材料三  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全面改革的进程势不可挡地展开了;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对外开放的大门毅然决然地打开了。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的报告
(3)改革开放战略决策是在哪次会议上提出的?在农村进行了怎样的改革?)在农村进行的改革产生了什么影响?
(4)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的过程,经历了哪三个步骤?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十一届三中全会及其重要意义 戊戌变法 埃及的华夫脱运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问卷调查统计表你认为哪座城市最能代表辛亥革命?

城市名称
得票数
所占比例
1.广州
5863
37.4%
2.武汉
8148
52%
3.南京
878
5.6%
4.上海
117
0.7%
5.北京
461
2.9%

材料二:20世纪初,大多数人都主张剪去发辫,服饰上,“一切前清官爵命服及袍褂、补服、翎顶、朝珠,一概束之高阁”,人们穿衣“务趋自由平等的理性原则建立起来的一种完美时髦”。当时一般人认为,西方的社会生活是依据天赋人权等理性原则建立起来的理想社会模式,代表着社会进步的方向。民国初形成了这样一种社会心理:认为谁接受西方的社会生活习俗,谁就是文明、开化,属于新派人物。
(1)材料一中,广州、武汉、南京得票率位居问卷前三甲。请任选一座城市用史实说明理由。
(2)1894——1911年间,孙中山作了哪些努力?为什么后来孙中山会说“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3)依据材料二分析这些新观念生成的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思想变革促进社会进步。有学者称:“若就经济角度而言,18世纪的欧洲显然是首开先河的是英国之欧洲,但就思想文化角度而言,18世纪的欧洲无疑是法国之欧洲。”
材料二:一位意大利的爱国者在1814年写到: “没有人比我更懂得湿润意大利土壤并使之生气的每一滴慷慨的法国人鲜血的价值。但是,我必须说这样一句真实的话:看到法国人离开是一种巨大的、说不出的欢乐。”
(1)材料一中“就经济角度而言”哪一事件最能够证明“18世纪的欧洲显然是首开先河的是英国之欧洲”?
(2)从思想文化角度而言,哪一历史事件最能够说明“18世纪的欧洲是法国的欧洲”?写出在它影响上,欧美发生的资产阶级革命各一例。(3分)
(3)材料二中的这位意大利爱国者是针对什么事件发表的言论?他为什么既向法国人表示感激,又对“法国人离开是一种巨大的、说不出的欢乐?

世界格局指的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结构,其解体则是由于这种稳定被打破。20世纪世界格局出现过三次大变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较量中的两大军事集团

(1)材料一中两大军事集团的较量最终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政治格局?
材料二 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会议,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保证将用自己全部的人力和物力,联合起来,彻底打垮法西斯国家。而到了1945年5月8日,美国驻苏联参赞凯南说:“人们在欢呼雀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
(2)材料二中26国的联合宣言对二战的进程产生了什么影响?文中“刚刚开始的战争”是指什么?
(3)二战后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政治格局?这一世界格局被打破的标志是什么?
(4)在新的世界格局形成过程中,你认为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什么?中国应怎样做才能占据有利地位?

阅读下面材料,探究大国崛起之路。
材料一

⑴根据材料一的两幅图片,说说俄、美两国是怎样解决在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阻碍的?
材料二 1933年,美国总统签署了《国家工业复兴法》,对恶性竞争的企业界、不适应生产力要求的生产关系、深陷贫困的劳工以及尖锐的劳资关系进行了规定,从而加强了政府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控制与调节。
“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
——邓小平
(2)根据材料二中的两段材料,分别说出:20世纪30年代,美、苏两国经济发展形成了怎样的模式?(2 分)
材料三 20世纪50—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率简表

(3)从材料三可以看出日本是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这里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具有长远战略眼光的是哪一条措施?(1 分)
(4)结合以上大国的崛起,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有什么启发?

2012年12月7日至1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广东省考察工作。其在广东的视察路线即是1992年邓小平南巡路线。1992年的南方视察谈话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材料二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1)材料一、二是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内容,其思想精髓是什么?你还知道哪些南方谈话的内容,请写出来。
(2)南方谈话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深化了改革开放,使我国在多方面取得了更大成就。请将能够论证此观点的相关史实按要求完成在年代尺上,并仿照此例再写出一例相关史实,用标注在年代尺相应的位置。
(此处加图表,请看纸质稿)
(3)通过探究,你认为先进的思想理论对社会变革有何影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