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Gerhard Ertl对金属Pt表面催化CO氧化反应的模型进行了深入研究。下列关于Pt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
B.![]() ![]() |
C.![]() ![]() |
D.![]() ![]() |
科学家成功地制成了一种新型的碳氧化合物,该化合物晶体中每个碳原子均以四个共价单键与氧原子结合为空间网状的无限伸展结构。下列对该晶体叙述错误的是
A.晶体的熔、沸点高,硬度大 |
B.该物质的化学式为CO4 |
C.晶体中C原子数与C—O化学键数之比为1∶4 |
D.晶体的空间最小环由12个原子构成 |
A的化学式为NH5,常温下呈固态,构成它的所有原子的最外层都符合相应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电子层结构。则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1mol NH5中含有5NA个N—H键(NA为阿佛加德罗常数的数值) |
B.NH5中既有共价键,又有离子键。 |
C.它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5+H2O==NH3·H2O +H2↑ |
D.NH5的电子式为:![]() |
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分别含两种或三种元素,它们的分子中各含l8个电子。甲是气态氢化物,在水中分步电离出两种阴离子。下列推断合理的是
A.某钠盐溶液含甲电离出的阴离子,则该溶液只能与酸反应
B.丁和甲中各元素质量比相同,则丁中一定含有-l价的元素
C.丙中含有第二周期ⅣA族的元素,则丙一定是只含C、H的化合物
D.乙与氧气的摩尔质量相同,则乙一定含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下列说法或有关化学用语的表达正确的是
A.在基态多电子原子中,p轨道电子能量一定高于s轨道电子能量 |
B.核外电子排布由1s22s22p63s1―→1s22s22p6的变化需要吸收能量 |
C.因氧元素电负性比氮元素大,故氧原子第一电离能比氮原子第一电离能大 |
D.根据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特点,Cu在周期表中属于s区元素 |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molSiO2含有2NA个Si-O键。 |
B.1molNa2O2固体中含离子总数为3NA。 |
C.标准状况下,22.4 L SO3所含分子数为NA。 |
D.1L0.5mol/L的MgCl2溶液中,含有Mg2+个数为0.5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