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马是世界著名的“旱城”:街道上没有排水沟渠,房屋也没有雨檐,百货店中也没有雨具出售。但一年之中,约有半年是大雾弥漫的季节。浓雾移动时,如霏霏细雨,当地人称这种浓雾为毛毛雨。结合利马及周边区域图,回答问题。利马多大雾天气,主要原因是
A.受沿岸暖流影响,空气湿度大 |
B.地处低纬地区,空气对流强烈,水汽上升冷凝 |
C.地处低纬地区,受沿岸寒流影响,下层空气易冷凝 |
D.位于沙漠地区和盛行西风的迎风坡,空气中尘粒多,水汽易凝结 |
关于图中甲、乙两处气候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气候类型不同,甲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乙为热带雨林气候 |
B.气候类型相同,都是终年受赤道低气压控制而形成的热带雨林气候 |
C.甲处气候是在地形、东南信风与暖流的共同影响下形成的 |
D.乙处气候是因其位于热带低地,且受东南、东北季风带来的水汽影响而形成的 |
丁处位于赤道附近,但年平均气温仅为13℃—14℃,主要原因是
A.受沿岸寒流影响 |
B.地势高,气温相对较低 |
C.地处热带丛林,植被对气候的调节作用明显 |
D.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影响,雨天多,云雾多 |
图为第二次世界大 战前,欧洲各地农业集约度的示意图,集约度指数越高,表示农业集约化经营程度越高。结合图回答下列各题。乳畜业最可能出现的集约度指数地区是
A.75——100之间 | B.100——125之间 |
C.125——150之间 | D.150以上 |
影响欧洲农业集约度指数分布空间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A.平原面积 | B.水利设施 |
C.降雨日数 | D.工业化程度 |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以图中A地区生产的经济作物为原料的工业是
A.麻纺织工业 | B.制糖工业 | C.造纸工业 | D.棉纺织工业 |
以下有关图中字母B所在地区的正确叙述是
A.位于非洲 | B.位于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地带 |
C.世界上最长的运河位于它的西侧 | D.属于亚洲国家 |
某跨国纸业集团计划在下图地区投资办厂。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有关图中地区地理特点的描述,可信的是
A.气旋活动频繁,多大风天气 |
B.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森林覆盖率高 |
C.正午太阳高度角小,距海洋近,多阴雨天气 |
D.旅游资源丰富,多数国家经济结构单一 |
M所在国最主要的出口矿产是
A.石油 | B.锡 | C.煤炭 | D.铁 |
该造纸集团在此地区进行生产基地选址考虑的主要因素是
A.科技发达 | B.低廉的劳动力成本 | C.气候条件优越 | D.水资源丰富 |
读某大洲沿30°N的地形剖面图,回答下列各题。 ①海洋是
A.地中海 | B.太平洋 | C.大西洋 | D.日本海 |
②地低于海平面的原因是
A.河流侵蚀 | B.板块碰撞 | C.断裂下陷 | D.冰川侵蚀 |
关于③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高原山地气候 | B.南濒印度洋,降水丰富 |
C.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处,多地震 | D.灌溉农业和畜牧业发达 |
读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完成下列各题。 图中河流的流向为
A.先向北,再向东北 | B.先向南,再向东南 |
C.先向东北,再向西北 | D.先向东南,再向西南 |
图中陡崖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A.150米 | B.199米 | C.278米 | D.400米 |
既能看到甲村又能看到乙村的地点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