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一部思想解放史,就是一部互融交流的文明发展史。中外历史发展经验告诉我们:一切进步和发展都必须从思想观念的变革开始。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4-17世纪,在欧洲出现了意义深远的文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运动冲破了天主教教会一千多年来对欧洲社会生活和人们精神世界的统治,淡化了神的主宰地位,强调人性的解放,重视人的价值和作用。
(1)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写出文艺复兴的先驱及其代表作品。
材料二  17-18世纪,崇尚理性的西欧资产阶级不再满足于用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进行反对封建的神学。他们需要更强大的思想武器来摧毁封建制度,于是出现了一场新的思想文化运动。                                                                                                                                                                                                                                                                                                                                                                                                                                                                                                                                                                                                                                                                                                                                                                                                                                                                                                                                     (2)据材料回答,17-18世纪西欧资产阶级推崇什么思想?他们为什么需要这一"更强大的思想武器"?
材料三   这是一群激情荡漾的文人,这是一所海纳百川的学校,正是这群人和这所学校,在20世纪中国大地上掀起了一次思想解放的狂澜,也由此引发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思想启蒙运动。这场运动的口号"德先生"和"赛先生"也很快在中国传播开来。
(3)"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思想启蒙运动"是什么运动?这场运动高举是哪两面大旗?
(4) 综合上述材料,中外三次思想文化运动有何共同的历史作用?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方式和特点 新文化运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11年3月11日的日本大地震引发了福岛核泄漏。事件发生后,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开展了“科技革命与日本”的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回眸历史】如图

(1)图一中舰只所使用的动力是______;图二中飞机是第_____次科技革命的产物。
【论从史出】
(2)同学们通过探究“三次科技革命对日本的影响”,分别得出“耻辱与振兴”、“疯狂与罪恶”、“伤痛与崛起”的结论。请结合上述图片和所学历史知识简要说明。
①“耻辱与振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疯狂与罪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伤痛与崛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史明智】
(3)面对是否继续发展核能产业,同学们中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应继续发展,另一种认为应停止发展。你支持哪一种观点并说出你的理由。(只答观点未说明理由不得分)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图:二战后初期美国经济在资本主义世界中的比例,

材料二 1992年克林顿上台后,适应世界新形势,调整经济政策。其主要措施是:突出面向未来的投资,将重点放在基础设施、环境净化工程以及教育和科研机构;以高科技带动经济发展,大力扶植信息产业的发展;重视对外贸易,推行以出口带动经济增长的方针;积极推进多边经济合作,并谋求在其中的霸权地位。
——以上材料摘自岳麓书社《世界历史》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分析,二战后初期美国经济在资本主义世界中处于什么地位?
(2)材料二克林顿发展经济的措施中,你认为最重要的是什么?这一时期美国经济发展有什么特点?
(3)2010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中国要真正实现从经济大国到经济强国的飞跃,还需要不断学习先进国家的经验,请问克林顿时期调整经济的措施对我国的经济建设有何启示?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如图

材料二昨天,1941年12月7日,一个遗臭万年的日子,美利坚合众国遭到了日本帝国海空军部队突然和蓄谋的进攻。…… 我要求国会宣布:自1941 年12月7日星期日日本进行无缘无故和卑都怯懦的进攻时起,合众国和日本国进入战争状态。
——罗斯福“一个遗臭万年的日子”
材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规模空前的战争,它给世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据估计,死亡人数约6000万,物质损失超过40000 亿美元。
(1)材料一中的两大军事集团疯狂扩军备战,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请分别写出A、B所代表的两大军事集团的名称。
A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
(2)请写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导火线;一战中被称为“绞肉机”的战役是什么?
(3)材料二中,罗斯福所说的“遗臭万年的日子”发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这一历史事件的名称是什么?为了尽快打败法西斯国家,1945 年2 月,反法西斯国家召开了哪一次会议?
(4)材料三告诉我们,二战带给人类巨大的灾难和损失。结合当今国际形势,你认为怎样才能避免战争的悲剧不再重演?(答出两条即可)

如图,大国间的会议对世界局势往往产生重大影响。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是哪次国际会议?这次会议和图二所示会议对世界局势产生了什么影响?
(2)图三所示慕尼黑会议反映出英法对德、意法西斯侵略扩张问题上作何态度?
(3)图四所示会议发生在哪次战争中?会议通过了哪些重大决议?据此可知,战后主导国际关系新格局的是哪两个国家?

如图,一张照片,就是一幅凝结的历史画面,诉说着一段令人难忘的岁月,又是我们观察社会历史的一个小窗口。在老师的指导下,八年级(1)班的小明搜集到了以下这组照片,让我们一起来观察这些照片,回顾历史事件,认识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

(1)请你分别说出以上三幅照片再现的是哪些历史事件?
(2)五十到七十年代我国的国防建设还取得了哪些成就?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外交领域还有哪些重大突破?
(3)请谈谈你看过这组照片之后的感悟。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