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E、F分别是氧化铁、稀盐酸、氢氧化钙溶液、碳酸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二氧化碳中的一种,B不属于氧化物。他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反应关系,图中短线相连的物质间能发生反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相连的物质间发生的反应均属于复分解反应
B.固态C物质可用于人工降雨
C.A与D混合后有气泡产生
D.C与D混合后溶液中始终没有明显现象
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A.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所以有盐和水生成的化学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
B.单质只含一种元素,所以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
C.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所以带电的微粒一定是离子 |
D.碱性溶液的pH都大于7,所以碱溶液pH一定大于7 |
下列实验操作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物质 |
实验目的 |
主要实验操作 |
|
A |
NaCl(Na2CO3) |
除杂 |
加入适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蒸发 |
B |
MnO2(KCl) |
分离 |
溶解、过滤、蒸发 |
C |
CO2(H2O) |
干燥 |
将气体通过碱石灰(主要成分氢氧化钠)干燥管 |
D |
NaOH、Ca(OH)2 |
鉴别 |
分别加入Na2CO3溶液,观察溶液的变化 |
专家指出,反式脂肪酸将会影响身体发育,生日蛋糕里的人造奶油可能会产生一种反式脂肪酸。其化学式是C18H34O2。对该物质说法正确的是
A.C18H34O2是纯净物中的氧化物 | B.C18H34O2物质中碳、氢、氧元素质量之比为9:17:1 |
C.C18H34O2是有机物 | D.一个C18H34O2分子由54个电子构成 |
利用曲线图对化学实验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对研究对象形成规律化的认识,下列各选项中观察曲线图后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 |
![]() |
A.等质量的金属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活动性越强的金属生成的氢气就越多 |
B.两种溶质质量分数的硫酸吸水性强弱的比较:质量分数越大的硫酸吸收水的质量越多 |
![]() |
![]() |
C.某物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此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
D.二氧化锰对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影响:加入二氧化锰使H2O2生成氧气的量增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