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某地地质地貌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图中岩石和地貌形态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
A.②④① | B.③①④ |
C.④②① | D.④①③ |
该类地貌发育典型的山区( )
A.风蚀现象显著 | B.岩石类型是花岗岩 |
C.土层较薄,土壤贫瘠 | D.地表水丰富,地下水贫乏 |
甲、乙、丙代表三省区2006年国民生产总值及其构成,下图中a、b、c分别为三大产业的产值,据图判断两题。
三个省区的排序与图序相符的是
A.江苏 陕西 西藏 B.西藏 江苏 陕西
C.陕西 江苏 西藏 D.陕西 西藏 江苏
据2006年人口统计,乙省区的人口死亡率高于丙省区,最可能的原因是
A.医疗卫生水平较低 B.居民的营养水平低
C.老年人口比例较大 D.自然灾害造成的死亡人数较多
读世界两个国家局部示意图,回答三题。
1.对甲、乙两城市所在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国温带海洋性气候成因均与暖流有关 B.两国都处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C.两国东岸附近海域都有寒流流过 D.甲国气温年较差远大于乙国
2.甲城和乙城的气候类型相同,都是
A.热带沙漠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3.甲、乙两城附近的农业类型分别是
A.水果和灌溉农业区、混合农业 B.小麦和林牧业、小麦—牧羊带
C.混合农业、大牧场放牧业 D.水果和灌溉农业区、粗放牧羊业
根据下列三幅图,回答(1)~(2)题。
(1)有关甲、乙、丙三地综合治理的措施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地主要治理土地盐碱化和荒坡荒地的开发
B.乙地以酸雨的治理和石漠化的防治为主
C.丙地以湿地的保护和赤潮的防治为主
D.三地面临同样的问题是能源和资源紧张问题
(2)有关三地农业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农业发展条件优于乙地 B.乙地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低于丙地
C.丙地立体农业发展条件最为优越 D.三地都是我国商品粮生产基地
下面四幅图为1米长的标杆在①②③④四个不同地点、不同时间所测得的正午影长,据此回答(1)~(2)题。
![]() |
(1)四个观测点按纬度从高到低的排列顺序是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①③④② D.①④②③
(2)北半球夏至日这一天,四个观测点的昼由长到短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③④② D.①④③②
读我国东部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图4)和该地气候资料,完成两题。
气温(℃) |
降水(mm) |
|||
1月 |
7月 |
1月 |
7月 |
全年 |
-5 |
28 |
12 |
225 |
683 |
A、B、C三处适宜布局的农业部门分别是
A.粮食种植业、果树栽培业、蔬菜禽畜业
B.果树栽培业、粮食种植业、蔬菜禽畜业
C.粮食种植业、蔬菜禽畜业、果树栽培业
D.果树栽培业、蔬菜禽畜业、粮食种植业
该地拟建一座水泥厂(E)、一座食品厂(F)、一座水电站(G),关于地址的选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E地城郊西南、F在城区、G在两河交汇处
B.E在城郊西北、F在城区、G在两河交汇处
C.E在城郊西南、F在城郊、G在H河上游
D.E在城郊西北、F在城区、G在I河上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