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新华社西宁2011年8月7日电 黄河源头再现“千湖之县”的美景——青海省玛多县生态变化见闻。
由于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以及过度放牧和滥采滥挖,玛多县饱尝了生态环境急剧恶化所带来的“恶果”:草场退化、湖泊干涸、鼠害猖獗严重威胁着当地藏族牧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部分牧民由于丧失了基本生产资料成为“生态难民”。历史上,玛多县拥有4 077个大小湖泊,有“千湖之县”的美誉,其中的扎陵湖和鄂陵湖更是黄河源头地区最大的一对“姊妹湖”。
(1)度放牧和滥采滥挖,导致草场退化、湖泊干涸、鼠害猖獗严重,这一现象体现了 ( )(1分)
A.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 B.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
C.地理要素的孤立性 | D.地理要素的稳定性 |
(2)结合材料将下列正确的代号填入图中对应的空白框中(每个代号限填一次)。(5分)
a.蒸发增加 b.鼠类增加
c.河流干涸 d.草场沙化
e.滥捕野生动物
(3)你认为黄河源头再现“千湖之县”的美景,国家做了那些方面的工作?(4分)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在图中绘出晨昏线,用斜线表示夜半球;
(2)这一天太阳直射的纬度是____ __,日期是 前后;南半球的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一天,地球公转速度较 (快或慢;
(4)B点属于五带中的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 图中a、b、c中,代表气压梯度力的是______,与等压线的关系是______,其指向是__________________
(2) 形成风的直接原因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 风一旦形成,马上会受到a、b、c中的______影响,使风向偏转,北半球向______偏,南半球向________偏。赤道处____________
(4)表示摩擦力的是______,其与风向的 关系是____________
读图1—13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回答:
(1)图中地震波速度变化线中(S)表示 ______ 波,(P)表示 _______ 波
(2)图中各层名称:A:_________ B:_________C:_________
(3) A、B两种地震波大约在地下Km处速度明显加快,从而发现了D
不连续面。
(4)在2900km深处,S波,P波波速,从而发现了E
不连续面。
读“大气热力环流模式图”(图中A地热,B地冷),完成下列各题:
(1)请用箭头表示出气流的运动方向。(2分)
(2)A、B 两地中,___________地气压高,__________地气压低
(3)在A、B、C、D四地中,_______到_______地和______到______地之间的气流运动是热力原因直接形成的;_____到______地和_____到______地之间的运动是气压差异形成的。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作图)在图中用阴影表示出黑夜。此图表示以(南或北)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
(2)此图表示的日期是月______日前后的阳光照射图。E点此时是点钟。D点此时_______点钟。B点此时为点钟。北京时间为点钟。
(3)此时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______现象。
(4)此时以和________的经线圈将地球分为两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