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同纬度局部区域气候类型分布图,回答问题。
图示各区域中,具有相同气候类型的是 ( )
| A.F和K | B.E和G |
| C.D和F | D.K和H |
图中G地气候类型的成因是 ( )
| 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 B.洋流因素 |
| C.受季风的影响 | D.常年受西风带控制 |
该图显示某国1951—2000年每10年的人口变化读图完成以下2题
1951——2000年,该国w.
| A.是人口净迁入国 |
| B.人口的迁入是维持人口增长的主要方式 |
| C.人口的出生率一直高于死亡率 |
| D.人口增长了15.1% |
据图示资料推测,该国
| A.自20世纪70年代,人口再生产进入现代型 |
| B.可能位于欧洲 |
| C.1990年人口达到1000万 |
| D.20世纪末青壮年人口比重偏大 |
读我国西部某省人口数据统计图。近年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5%左右。
关于该省人口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目前出生率低、死亡率低 |
| B.人口密度十年来大幅减小 |
| C.城市人口比重提高依靠人口自然增长 |
| D.城市人口数量十年来增长50%以上 |
该省十年来常住人口(指实际居住在当地半年以上的人口)数量减少,其主要原因是
| A.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 |
| B.水利工程移民增多 |
| C.省级行政区域缩小 |
| D.劳务输出数量增加 |
读“甲、乙、丙、丁四地的近年人口统计图”,回答1-2题。(图乙百分号改为是千分号)
自然增长率从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丁 | B.甲丙乙丁 | C.丁丙乙甲 | D.丁乙丙甲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人口增长模式为“低—高—低”型 |
| B.乙地一定位于发展中国家 |
| C.丙地人口数量最接近人口合理容量 |
| D.丁 地城市化水平高,速度快 |
青藏高原四周多高山。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平均海拔3500米以上;柴达木盆地位于青海西北部。面积约占全省的三分之一。图为青海省年降水量分布和年平均气温分区图。完成问题。
1.青海省东南边缘降水较多,其水汽主要来自()
| A. | 大西洋 | B. | 北冰洋 | C. | 太平洋 | D. | 印度洋 |
2.根据年平均气温分布状况,将青海省划分为Ⅰ、Ⅱ、Ⅲ三个温度区。三区年平均气温相比()
| A. | Ⅰ>Ⅱ>Ⅲ | B. | Ⅰ<Ⅱ<Ⅲ |
| C. | Ⅰ<Ⅱ,Ⅱ>Ⅲ | D. | Ⅰ>Ⅱ,Ⅱ<Ⅲ |
该图为我省平原地区某中学的操场和行道树示意图(晴天8:00前后,东操场大部分被行道树的树荫覆盖)。完成问题。
1.为充分利用树荫遮阳,6月某日16:00-16:45该校某班同学上体育课的最佳场地是()
| A. | ① | B. | ② | C. | ③ | D. | ④ |
2.下列日期中,阳光照射行道树产生的阴影在地面转动角度最大的是()
| A. | 5月1日 | B. | 6月1日 | C. | 7月1日 | D. | 8月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