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图为“某月3日~7日四种天气系统经过不同地区时气压变化曲线图”,读后回答问题。

当天气系统过境时,降水可能性最小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以低空辐合、高空辐散的环流系统为存在和发展前提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锋面系统与天气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下列景观图(图1和图2),回答第问题。

图1景观

A.形成受海水侵蚀的影响 B.表现出石灰岩沉积特点
C.反映热带自然景观特征 D.在冬季观赏的效果最佳

土楼的建筑方式是出于族群安全而采取的一种自卫式的居住样式。举族迁移的客家人不远千里来到他乡,选择一种既有利于家族团聚,又能防御战争的建筑方式便被采纳下来,大家共存共荣,共亡共辱。图2福建永定土楼反映出的中国传统地域文化的特点是

A.外向 B.张扬 C.内敛 D.开放

以下材料是20世纪下半叶我国强沙尘暴发生频率与土地沙化速度统计表,据此回答问题:


50年代
60年代
70年代
80年代
90年代
强沙尘暴次数
5
8
13
14
23
土地沙化速度(平方千米/年)
1560
2100
2460

表中显示我国的土地沙化速度在不断加快,其原因最可能是

A.我国气候有变干的趋势 B.南方北回归线附近地区出现沙化地区
C.长江中上游地区毁林现象严重 D.西北干旱地区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为了制止强沙尘暴次数增多和沙化速度加快的趋势,我们应采取的积极有效的措施是

A.开采地下水灌溉,变沙地为耕地草地
B.在干旱地区减少耕地,扩大牧场,发展畜牧业
C.采取适当办法调整当地产业结构,以减轻生态环境的压力
D.禁止干旱地区任何经济活动的开展,以保护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将人类社会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读“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人口增长的示意图”,回答下面问题。

工业文明时代的人口增长模式是()

A.“高-高-低”模式 B.“高-低-高”模式
C.“低-低-低”模式 D.“低-高-低”模式

地球上环境人口容量最大的阶段是()

A.原始文明时代 B.农业文明时代
C.工业文明时代 D.环境文明时代

人地矛盾最为激化的阶段是()

A.原始文明时代 B.农业文明时代 C.工业文明时代 D.环境文明时代

城市化的加速阶段出现在()

A.原始文明时代 B.农业文明时代 C.工业文明时代 D.环境文明时代

图为我国某地区农业科技园区循环经济模式圈。读图回答下面问题。

①、②、③、④、⑤的含义符合该循环系统的是

A.种苗培育、饲料加工、排放、废弃物、饲料
B.水窖集雨、饲料加工、供暖、废弃物、肥料
C.种苗培育、水窖集雨、净化、废气、饲料
D.水窖集雨、饲料加工、供暖、肥料、废弃物

该园区农业生产的特点是

A.小农经营 B.集约化程度低 C.商品率高 D.科技水平低

20世纪30年代,美国中西部大草原过度开垦、放牧,造成的频繁的“黑风暴”刮走了3亿吨尘土。据此完以下问题。
“黑风暴”现象的直接原因主要是

A.植被遭到破坏 B.地下水位下降 C.降水异常减少 D.温室效应加剧

“黑风暴”现象对我国北方农业发展的启示是

A.少耕免耕,维持土地生态系统的平衡
B.深翻扩耕,充分挖掘土地的生产潜力
C.施用绿肥,防止土壤肥力不断下降
D.退耕还林还牧,优化农业生产结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