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口稠密、交通方便的地区,商业网点的组织形式是:
A.可以采用相应规模的固定形式 |
B.由于地价较高,不宜采用固定商业网点 |
C.为方便群众应主要采用流动服务的灵活组织形式 |
D.应以货郎担和大篷车为主要组织形式 |
如图是“华北平原村庄的平面分布图”。读图,完成小题。图中商业网点的特点是( )
A.规模小,数量少 | B.规模大,密度小 |
C.规模小,密度大 | D.规模大,数量多 |
A、B两个杂货铺中A的效益好于B,原因是( )
A.A位于“丁”字路口,B位于“十”字路口
B.A周围的固定居民点明显多于B地
C.A地交通位置好,客货流的流量大于B地
D.A地周围居民的经济收入明显高于B地
随着交通工具的改变,聚落的分布和形态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下面四幅“城市形态图”是在不同的交通运输工具影响下形成的。据此完成小题。图中所示形成最早的城市形态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有关上述四幅图所处时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是火车—电车时期 |
B.③是汽车时期 |
C.②是高速公路时期 |
D.④是步行—马车时期 |
大连是我国北方的重要沿海城市,哈大铁路的终点。其城市空间形态表现为( )
A.从中心城区向外均匀扩展 |
B.沿铁路线狭长分布 |
C.以港口为中心向腹地扩展 |
D.沿海岸线绵延分布 |
若不考虑地形和天气,甲地(Oº,0º)比乙地总是先看到日出,△T表示某日甲地与乙地日出的时间差,下图示意△T的年变化曲线。读图完成下列各题。乙地的地理坐标可能是
A.30ºN,30ºE | B.20ºS,45ºE | C.30ºS,30ºW | D.20ºN,45ºW |
与甲地相比,a日乙地
A.早3小时看到日落 | B.晚3个小时看到日落 |
C.早1小时看到日落 | D.晚1个小时看到日落 |
下图示意某区域高等级公路分布。读图完成下列各题。最有可能发展成为国际化大都市的城市是
A.E市 | B.F市 | C.x市 | D.Y市 |
两地之间汽车客运往返班次最少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