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0~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发展红色旅游,既是一项经济工程,更是文化工程、政治工程,国家将重点培育形成12个红色旅游区。完成问题。
下图是某一“重点红色旅游区”内的革命遗迹。根据图片信息和所学知识判断,图中这一建筑所在的“重点红色旅游区”应该是

A.沪浙红色旅游区           B.湘赣闽红色旅游区
C.黔北黔西红色旅游区        D.陕甘宁红色旅游区
20.下面表格材料反映了

红色旅游区
旅游客源前五位的省区
西柏坡
北京、河北、山西、河南、山东
井冈山
江西、浙江、上海、福建、广东

A.旅游资源具有可创造性的特性
B.地区接待能力影响客流量的多少
C.旅游地的最优吸引半径是有限的
D.游览价值的高低影响客源地的形成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旅游资源的多样性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为我国四条不同的能源进口路线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单位能源单位距离运输费用最高的线路是()

A.甲 B.乙
C.丙 D.丁

我国能源进口建设多条线路主要是为了()

A.节省运输成本 B.均衡国内能源进口
C.提升能源安全 D.降低能源进口消耗

近日,有专家提出大胆建议:为避免数千年黄河泥沙淤积和长期人工填海导致渤海越变越小,甚至会最终消失的危险,让黄河改道“回家”入黄海。结合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甲处形成地上河景观的最主要外力作用是

A.流水的侵蚀作用 B.冰川的搬运作用
C.流水的沉积作用 D.风力的堆积作用

让黄河改道,实际上是调节了水循环中的

A.蒸发环节 B.水汽输送环节
C.地表径流环节 D.降水环节

查询、分析、处理黄河泥沙淤积的信息,可借助的地理技术是

A.RS B.GPS C.GIS D.GDP

扬沙是春季时我国北方地区风力将地面沙子或尘土卷起,使空气相当混浊,水平能见度在1~10千米。读2011年4月28日至30日我国北方某次扬沙天气过程温度(℃)、能见度(km)和风速(m/s)变化曲线图,回答下列各题。

①②③分别对应的是

A.能见度温度风速 B.能见度风速温度
C.温度能见度风速 D.温度风速能见度

属于扬沙天气的时段是

A.29日8:00至29日20:00
B.28日20:00至30日14:00
C.28日20:00至29日14:00
D.29日14:00至30日8:00

下图为某电子产品生命周期模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根据图示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丙国经济发展水平最低
B.进入第二阶段后丙国生产该产品的技术水平落后于乙国
C.甲国该产品的出口量今后不会出现减少的趋势
D.该产品的生命周期反映了各国技术水平的差异

产品的生命周期能够解释产业转移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该产业转移路径是丙国→乙国→甲国 ②该产业向着矿产资源丰富地区转移 ③该产业转移反映了经济全球化趋势 ④该产业转移主要反映了资本转移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若下图所示城市功能区分布合理,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高级住宅区适宜布局在城市的

A.M处 B.N处
C.O处 D.P处

沿图中EOF线所作地租水平曲线正确的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