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制定了种种严酷的刑法,如车裂、活埋、弃市、腰斩、凌迟等。而唐太宗则大量删减了死刑条款。这反映了
| A.“治乱世,刑当重。治平世,刑当轻” |
| B.唐太宗有“存百姓”、仁义为本的思想 |
| C.社会发展到了“法乃天下之公器”之势 |
| D.唐太宗开启了儒法并行、德法兼治的治国模式 |
台湾歌手王少峰在其创作的歌曲《海峡两岸》中写道:“相逢太美分离太痛,海峡两岸情意浓。”如果依次审视1949年以后的两岸关系,下列解读错误的是()
| A.“分离”的直接原因是国共两党的内战 |
| B.“相逢”最早应该在20世纪80年代 |
| C.“太痛”说明两岸人民渴望统一 |
| D.“太美”表明两岸当局都接受“一国两制” |
口号、宣言、论断的出现通常都带有强烈的时代特征。以下按出现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②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
③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④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 A.①②④③ | B.④②③① |
| C.②①④③ | D.②④①③ |
1939年1月,毛泽东在八路军《军政杂志发刊词》中指出:“八路军的这些成绩从何而来,友军的协助是明显的,没有正面主力的英勇抗战,便无从顺利地开展敌后的游击战。”据此,毛泽东旨在()
| A.肯定正面战场对敌后战场的支持 |
| B.赞扬中国对世界反法西斯的贡献 |
| C.突出游击战在抗战中的战略地位 |
| D.高度概括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
下图为某时期的漫画,在一张“国民政府”的餐桌上,摆放着几个佐料瓶,瓶上分别贴有“苏俄”、“工人”、“学生”、“军人”和“妇女”等标签。从中可知()
| A.五四运动取得初步的胜利 | B.国民革命具有广泛的基础 |
| C.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开辟 | D.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 |
某纪实文学写道:“7月9日,烈日灼灼,广州东校场,军旗飘飘,10万军民人头涌涌,‘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封建军阀’等口号声此起彼伏。”据此判断,该誓师场景是描述()
| A.抗日战争 | B.北伐战争 |
| C.解放战争 | D.三元里抗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