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长沙过贾谊宅
刘长卿①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①刘长卿:“刚而犯上,两遭迁谪”,此诗作于诗人第二次迁谪来到长沙的时候。颔联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请简要分析。
这首诗流露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概括。
阅读下面宋词,完成下列各题。
定风波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对这首词中语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莫听”二字主观色彩强烈,有外物不值得放在心上的意思。 |
B.“何妨吟啸且徐行”一句显示出作者雨中前行的洒脱和从容。 |
C.“吹酒醒”三字间接交代作者是在带有醉意的状态下出游的。 |
D.“萧瑟处”在词中是指凄凉荒凉、没有生机、无人游历的地方。 |
对这首词中语句的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上片写在风雨中行走而无畏,可见作者乐观的人生态度。 |
B.下片写斜照相迎,突显了作者渴望重返政坛的勃勃雄心。 |
C.“风雨”语意双关,既指自然界的风雨,也指人生中的坎坷。 |
D.全词即景生情,写眼前景,寓心中事,谈自己的人生感悟。 |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陇西行
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1)本诗采用了虚实相间的写法,试作简要说明。
(2)本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虞美人·宜州见梅作①
黄庭坚
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夜阑风细得香迟,不道晓来开遍向南枝。
玉台弄粉花应妒,飘到眉心住②。平生个里愿杯深,去国十年老尽少年心。【注】①此词为黄庭坚被贬至地处西南的边地宜州后所作。②《太平御览·时序部》:“宋武帝女寿阳公主卧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公
主额上,成五出花,拂之不去。”
(1)这首词写梅花很有层次,请结合上片简要分析。
(2)作者“老尽少年心”了吗?请结合全词说明理由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虞美人梳楼
蒋捷
丝丝杨柳丝丝雨,春在溟濛处。楼儿忒小不藏愁。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
天怜客子乡关远,借与花消遣。海棠红近绿栏杆。才卷朱帘却又晚风寒。
(1)请分析“楼儿忒小不藏愁”一句的表达效果。
答:
(2)这首词运用了以乐写哀的表达技巧,试简要例析。
答: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赋得暮雨送李胄
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1.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送别朋友时的感情。
2.本诗都笼罩着一个“雨”字,试赏析颔联围绕“雨”来写景抒情的妙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