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中央电视台3·15晚会在北京举行。本次晚会主题定为“共筑诚信,有你有我”。晚会曝光:郑州花园路国贸360广场的家乐福店将包装日期标志为2月8日的鸡胗,经过散装包装日期变成2月9日。
(1)材料中的“3.15”是什么节日?本次晚会的主题分别体现了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主义荣辱观哪些内涵?
(2)家乐福的做法侵犯了消费者的哪两项权利?中央电视台是行使什么权利?
(3)作为一名消费者,你认为日常生活中应如何积极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为了培养学生对集体、社会的责任意识,某校准备开展一些公益活动,在此之前,对学生参加公益活动情况进行了一次抽样问卷调查,下面是调查统计情况:
参加项目 |
情况统计 |
||
从未参加过 |
偶尔参加 |
多次参加 |
|
给希望工程捐款,帮助贫困同学 |
90% |
10% |
0 |
义务植树,义务劳动 |
79% |
20% |
1% |
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 |
95% |
5% |
0 |
(1)上述图表说明了什么?
(2)假如让你参与调查,你还会采用哪些调查方法?
(3)看到上述图表反映的现象,你有何感想?
2008年6月9日《中国教育在线》报道:潍坊市教育局于近日下发《关于在初中学校开展人生规划与职业指导教育的通知》,明确要求初中生尤其是初三学生必修人生规划与职业指导课,总课程不得少于10个学时。该市教育局职成教育科相关人士说,给初中生开职业指导课,就是为了让学生们对职业教育有正确的认识,并鼓励更多不能进入高中学习的初中毕业生选择中等职业教育。某校在开展职业指导课的过程中,班主任老师给学生列了一个人生规划书。假如你是该校的一名学生,请你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订自己的人生目标:
(1)我的人生目标:
(2)近期目标:
(3)实施方案:
【文化瑰宝】
材料一 2012年秋季,国家将正式启用教育部新修订的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标准。在新课程标准中,语文课程专设了书法课。
材料二 校园文化能够提升学校的品味,彰显学校的魅力。为此,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越来越多的学校认识到诵读经典的好处,将诵读国学经典纳入了学校的校本课程。走进校园,经常能听到“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的诵读声。
(1)请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这些活动对学校和学生有什么好处?(6分)
【放眼世界传承发展 】
材料三 目前,央视正在筹备首届《中华之光——传播中华文化年度人物评选》活动,其活动宗旨是:表彰为传播中华文化做出重大贡献的海外侨胞、台港澳同胞和国内各界知名人士;宣传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项目与团体机构;增强华侨华人对中华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励全球华人积极为中华文化走出去做出贡献;扩大中华文化在海外的传播广度和速度,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与国际影响力。经活动评委会及专家学者评议,已产生20位候选人(团体)名单。如陈氏第十九世太极拳掌门人陈小旺,20年间在全球传播太极文化,海外弟子达30万余人;被美国媒体评为最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华人篮球运动员姚明;在全球音乐界声名鹊起的钢琴家郎朗;首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莫言等。
(2)作为青少年的我们应该怎样传承民族文化?
【领土圣神不可犯】
材料一:中国古代先民在经营海洋和从事海上渔业的实践中,最早发现钓鱼岛并予以命名。目前所见最早记载钓鱼岛、赤尾屿等地名的史籍,是成书于1403年(明永乐元年)的《顺风相送》。中国对钓鱼岛实行了长期管辖。早在明朝初期,中国就将钓鱼岛列入防区。清朝不仅沿袭了明朝的做法,继续将钓鱼岛等岛屿列入中国海防范围内,而且明确将其置于台湾地方政府的行政管辖之下。
材料二:9月11日,日本政府不顾中方反对,与钓鱼岛所谓的土地所有者签订了“购岛”合同。
材料三:外交部发言人洪磊20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说,我们一贯主张通过对话谈判解决中日钓鱼岛争议。现在重要的是日方要正视现实,尽快回到双方迄今达成的谅解和共识上来,以实际行动消除恶劣影响。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
(2)结合时代主题,谈谈日本政府所谓的“购岛”行为可能对世界产生的影响?
(3)我国奉行怎样的外交政策?你认为要发展面向21世纪的中日友好关系,中日双方应该怎么做?
材料一:2012年5月7日,宿迁市召开党政联席会议,专题部署和推进“五城同创”工作,市委书记缪瑞林强调,各地各部门要鼓同创之志,聚同创之力,成同创之势,求同创之胜,坚决打赢、打好“五城同创”的攻坚战。(“五城”指: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节水型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城市和省级文明城市)
材料二:如下图所示的某十字路口:“只要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这种网友们调侃国人集体闯红灯现象,被称为“中国式过马路”。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中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节水型城市,必须坚持哪些国策和发展战略?(至少两点,4分)
(2)材料二中的不文明现象我市也普遍存在,严重影响“五城同创”工作,请结合所学知识从多个角度谈谈如何减少甚至杜绝此类现象? (至少两点,4分)
(3)“五城同创,人人有责”。请你针对创建“省级文明城市”拟一份倡议书,呼吁我市每位中学生为此贡献一份力量。 (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