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新中国经济建设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新民主主义制度的建立 |
B.“大跃进”期间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
C.1956~1966年经济建设在曲折中前进 |
D.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城市取得突破 |
列宁曾说,新经济政策是一种用“改良主义的办法”来解决苏维埃国家过渡时期经济发展战略任务的长期性政策。这里的“改良主义的办法”是指:
A.利用市场关系和允许私人经济存在 | B.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 |
C.调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D.壮大社会主义经济成分 |
2008年美国总统初选中,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奥巴马在“改变华盛顿”的竞选口号下一路领先。当年罗斯福总统也是在“新政”旗号下最终入主美国白宫,罗斯福最初竞选总统时面临的形势是
A.胡佛政府采取自由放任政策使得经济缓慢发展 |
B.胡佛“繁荣就在眼前”增强了美国人民的自信心 |
C.胡佛反危机措施失败,美国社会动荡不安 |
D.国际局势日趋紧张,新政渐告结束 |
1929—1933年发生了一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当时人们最有可能的体验是:
A.“牛奶面包价格都涨到天上去了” | B.“找工作比买彩票中奖还要难” |
C.“整个西方世界象一潭死水般平静” | D.“为共渡难关各国变得亲如兄弟 |
二战后,工业实力最雄厚的和黄金储备最丰富的国家是:
A.美国 | B.英国 | C.苏联 | D.法国 |
二战后“英国扩大了以社会保险和福利补助为内容的福利制度;法国按家庭津贴原则,国家为有子女的工人和雇员提供补助,还制定了广泛的社会保险立法,使半数以上的人口生活有了保障,使福利开支占了国民生产总值的16%;联邦德国和意大利也是如此。”这种做法
①保障了低收入阶层的基本生活②有助于缓和劳资矛盾
③有利于保持社会的长期稳定④加重了国家财政负担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