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中国某部门编制的1953年至1958年全国工业生产统计数据示意图。以下对这张示意图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
①新中国工业建设突飞猛进
②新中国完整的工业体系形成
③建国初,年工业增长率相差10倍
④工业增长与经济政策关系密切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③④ | D.①③④ |
经济史专家认为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曾出现三次热潮: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兴起;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这“三次热潮”的相同作用是( )
A.为辛亥革命奠定了物质和阶级基础 |
B.促进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的传播 |
C.根本上动摇了传统生产方式和政治制度 |
D.一定程度上瓦解着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 |
下表反映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各类商品出口比重出现的主要变化,表中数据反映出( )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出口商品分类比重(%)表
年份 类别 |
原料 |
手工制品 |
机器产品 |
1893 |
15.6 |
81.8 |
2.6 |
1910 |
39.8 |
41.4 |
18.8 |
1920 |
40.1 |
39.4 |
20.5 |
A.手工制品出口比重增加 B.机器产品出口比重增加
C.原料出口比重减少 D.中国近代工业日渐萎缩
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一书中写到:“同治、光绪年间的政治领袖如曾、左、李及恭亲王、文祥诸人原想一面避战,一面竭力以图自强。不幸,时人不许他们,对自强事业则多方掣肘,对邦交则好轻举妄动,结果就是误国。”对上述内容解读正确的是( )
A.政治领袖们的自强运动大大推动了思想的解放 |
B.误国突出表现为中国在中日甲午战争中的战败 |
C.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是政治领袖们避战的结果 |
D.时人多方掣肘是导致自强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 |
据统计 1789—1998 年,遭美国国会众议院弹劾、参议院审判的文职官员共有16人,其中总统2 人,内阁部长1人,参议员1人以及法官12人。其中有7人(全部是法官) 被审判定罪并被免去公职。对以上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A.不利于维护司法的独立性 | B.违背法官终身任职的规定 |
C.体现国会弹劾权的威慑力 | D.体现权力相互制约的原则 |
对下图解读正确的是( )
A.18世纪中期的中国是世界制造业大国 |
B.19世纪以来英国一直处于世界工厂地位 |
C.19世纪末德国的制造业产值超过英国 |
D.18世纪中期以来美国的制造业起点高,发展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