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30°N附近的等高线地形图,图中等高距为10米。读图完成问题若图中①、②、③、④四条曲线表示河流,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
N地山顶的海拔高度可能为
A.101米 | B.95米 | C.150 米 | D.85米 |
有关该地自然地理环境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地气候特点雨热同期, |
B.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
C.流经该地的洋流对本地区具有增温增湿作用 |
D.若在我国,该地土壤应该为黏重贫瘠的红壤 |
读我国某地区等温线(单位:℃)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①②两地气温有差异,造成其差异主要原因是
A.纬度差异 | B.环流条件的不同 |
C.海陆位置不同 | D.地形不同 |
该地区成为我国重要的能源供应地,主要原因是
A.该地地理位置优越,接近我国东南部消费市场 |
B.对外交通便利,便于向外输送 |
C.煤 、石油、天然气、水能等常规能源丰富 |
D.东西部协调发展的需要 |
下图为“某河流上游至下游下蚀速度与侧蚀速度的基本关系示意图”,读图分析回答下列各题。一般情况下,在各河段上
A.ab段出现 “U”型谷与三角洲 |
B.下蚀速度Vb>Vc可能由于c到b 水流速减慢造成的 |
C.c到d侧蚀速度的变化可能是地壳下降运动导致 |
D.d到e侵蚀减弱是因为岩层岩性变硬 |
多数情况下,各河段河流开发利用的方向是
A.ab段以防洪为重点 |
B.de段生态保护为重点 |
C.bc段以综合开发利用为重点 |
D.d段附近以水源保护为重点 |
下图为四个国家的轮廓简图,每个图中标示了一些典型经纬线。比较回答下列各题。关于四国的地理状况表述正确的是
A.有三个国家的人口主要是白种人 | B.最多有两个国家与中国进行大宗铁矿石贸易 |
C.有两个国家以热带气候为主 | D.有两个国家大量出口牛肉 |
关系四国地理位置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在乙的西南 | B.乙丁地处板块张裂区 |
C.丙与丁国间的海运必走印度洋 | D.甲丙之间距离最远 |
读上海市1960年、1985年和2010年的人口金字塔图,回答下题。
上海市1960年、1985年和2010年的人口变化过程
A.依次用②、 ①、③图来表示 | B.能够揭示人口平均寿命延长,女性长于男性 |
C.能够揭示人口死亡率不断上升 | D.能反映15岁到25岁人口逐渐减少 |
图中的①~③为0°~66°34′S之间年内日出时刻分布曲线。据此完成下列各题。曲线由①→②→③变化的时段内,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情况是()
A.先向北,后向南 |
B.先向南,后向北 |
C.一直向南 |
D.一直向北 |
曲线由③→②变化的时段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南半球昼长夜短,且夜逐渐缩短 |
B.北半球昼长夜短,且昼逐渐缩短 |
C.北半球昼短夜长,且昼逐渐增长 |
D.南半球昼短夜长,且夜还渐增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