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旅行家徐霞客游历我国某地,有如下描述:“遥望东界遥峰下,峭峰离立,分行竞颖,复见粤西面目。……穹复危崖之下,结体垂象,纷若赘旒,细若刻丝,千萼并头,万蕊簇颖,有大仅如掌,而笋乳纠缠,不下干百者,真刻楮雕棘之所不能及。根据材料回答问题徐氏所述地理景观形成的地质作用最可能是
A.风力侵蚀 | B.流水侵蚀 |
C.冰川侵蚀 | D.岩浆活动 |
下面关于坡度与流水侵蚀强度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流水侵蚀强度与坡度呈正相关 |
B.流水侵蚀强度与坡度呈负相关 |
C.山麓地带坡度较小.城面流水的侵蚀作用量为明显 |
D.坡度40时.坡面流水侵蚀量为严重 |
一极地考察船从A地沿东南方向到达B地,到达之日,B地刚好出现极昼现象。据此回答1-3题。该考察船出发的时间最可能是
A.11月 | B.3月 | C.6月 | D.9月 |
考察船到达B地当日,A地正午太阳高度角为
A.28° | B.42° | C.48° | D.62° |
考察船到达B地时,其与极点的直线距离约为
A.550千米 | B.1100千米 |
C.2330千米 | D.4660千米 |
读表中数据,完成下面2题.
注:表中数据正值表示正向转化——湿地面积增加,负值表示逆向转化——湿地面积减少。各类湿地面积变化幅度由小到大顺序为:
A.水库坑塘 海涂 水田 河渠 |
B.河渠 水田 海涂 水库![]() |
C.水田 河渠 水库坑塘 海涂 |
D.河渠 水库坑塘 海涂 水田 |
与2000年相比,2004年该区域:
A.物种多样性有所减少 |
B.水鸟栖息地减少 |
C.生态环境有所改善 |
D.湿地面积减少 |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汽车产业转移的趋势加大,读图,回答下面2题。 跨国公司将汽车厂设置在中国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A.中国投资环境改善,企业生产的内部交易成本降低 |
B.跨国公司所在国汽车市场饱和,开辟国际市场的需要 |
C.我国汽车研发与生产技术处世界领先水平 |
D.汽车工业的迁出地用地紧张、地价上涨 |
有关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正确的叙述是:
A.发达国家和地区原主导产业移出,肯定会削弱该地区的经济实力 |
B.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产业转入可以缩短产业升级时间,加快工业化进程 |
C.产业转移改变了区域的经济结构,但不会改变区域的地理景观 |
D.对迁入地而言一定会产生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
“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故事,在资源和环境问题上给我们的启示有:
①发展经济与保护资源两者不能兼顾
②如果我们对大自然只是一味索取,必然会受到它的惩罚
③要在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前提下发展经济
④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下表是我国某地四种农作物生产、运费与市场价格资料。据此回答下面2题.该地可能位于
A.华北平原 | B.闽南三角地带 | C.太湖平原 | D.松嫩平原 |
仅从经济效益角度考虑,该地区最适宜 经营的农作物由市场向远处的分布变化是
A.花卉—水稻—甘蔗 | B.花卉—蔬菜—甘蔗—水稻 |
C.花卉—蔬菜—水稻—甘蔗 | D.花卉—甘蔗—水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