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城市是环形放射状道路,读下图回答问题
图中能正确表示城市从市中心到外缘地租水平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A.a曲线 | B.b曲线 | C.d曲线 | D.c曲线 |
在地租最高峰和次高峰一般形成的功能区是
A.住宅区 B.商业区 C.工业区 D.文化区
下图是沿我国境内某一经线的地形剖面、气候统计图表。读图,完成下列各题。图中地形剖面线、≥10°C的积温曲线、年降水量线分别对应
A.甲、乙、丙 | B.甲、丙、乙 | C.丙、乙、甲 | D.丙、甲、乙 |
图中降水最多的地点,其海拔约为
A.900m | B.1500m | C.2000m | D.3000m |
水平衡(年降水量减去年蒸发量)反映某地区水分的盈亏。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地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以下四地蒸发量最大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影响图中①、②两地水平衡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A.地形 | B.纬度 | C.季风 | D.洋流 |
植被的分布与水分的盈余状况关系密切,最可能出现热带森林的是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③ |
内蒙古某山有一处花岗岩“石林”景观(如图所示)。完成下列各题。图中“石林”景观,按照成因,其岩石为
A.玄武岩 | B.变质岩 | C.沉积岩 | D.岩浆岩 |
图中“石林”形成过程的先后顺序是
A.地壳下降—岩浆活动—风化、侵蚀 |
B.地壳上升—岩浆活动—风化、堆积 |
C.岩浆活动—地壳上升—风化、侵蚀 |
D.岩浆活动—地壳下降—风化、堆积 |
地—气系统(大气和地面)吸收太阳短波辐射(能量收入),又向外发射长波辐射(能量支出),能量收支的差值,称为辐射差额。下图示意沿海某地多年平均辐射差额的月份分配。读图结合材料完成下列各题.地—气系统内存在着能量传递与转换,传递与转换形式多样,其中能促使温室效应增强的大气过程是大气
A.对太阳辐射的散射增强 | B.射向地面的辐射增强 |
C.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增强 | D.射向宇宙空间的辐射增强 |
若只考虑辐射差额对气温的影响,该地气温最低的月份是
A.1月 | B.4月 | C.8月 | D.12月 |
该地年总辐射差额为负值,年平均气温却未逐年下降。产生该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A.大气环流、大洋环流 | B.大洋环流、海陆分布 |
C.地形起伏、海陆分布 | D.大气环流、地形起伏 |
下图中a为纬线,P、Q两地经度相同,相距800千米。完成下列各题。若Q点5时30分日出,a点的纬度为15°,这时的月份可能是()
A.12月 | B.2月 | C.6月 | D.10月 |
若P地19时太阳已落,Q地仍夕阳西下,这一季节()
A.长江流域油菜花盛开 | B.美国大平原麦翻金浪 |
C.潘帕斯草原绿野千里 | D.尼罗河进入丰水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