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班同学用下图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先用弹簧夹夹住乳胶管。点燃红磷,伸入瓶中并塞上瓶塞。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广口瓶内水面变化情况。实验完毕,甲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小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乙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大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下列对这两种现象解释合理的是
①甲同学可能使用红磷的量不足,瓶内氧气没有消耗完
②甲同学可能未塞紧瓶塞,红磷熄灭冷却时外界空气进入瓶内
③乙同学可能没夹紧弹簧夹,红磷燃烧时瓶内部分空气受热从导管逸出
④乙同学可能插入燃烧匙太慢,塞紧瓶塞之前,瓶内部分空气受热逸出
A.只有①③ | B.只有②④ | C.只有①②③ | D.有①②③④ |
【2015贵州省安顺市】下列方法中,不能达到目的是()
选项 |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
除去杂质的方法 |
A |
NaOH溶液(Na2SO4) |
加入适量的Ba(OH)2溶液、过滤 |
B |
CaO(CaCO3) |
加水溶解、过滤 |
C |
CO(CO2) |
通过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并干燥 |
D |
CuSO4溶液(H2SO4) |
加足量氧化铜粉末,过滤 |
【2015贵州省安顺市】下列做法或说法中错误的是()
A.回收废旧电池,既可节约金属资源又可减少环境污染 |
B.用灼烧的方法区别棉花和羊毛 |
C.“低碳生活”倡导大量使用化石燃料,鼓励人们多开汽车出行 |
D.使用可降解塑料代替传统塑料,有利于减轻“白色污染” |
【2015年广东省】通过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
实验操作 |
现象 |
结论 |
|
A |
向收集满CO2的软塑料瓶中加入约1/3 体积滴有石蕊试液的水,旋紧瓶盖,振荡 |
塑料瓶变瘪, 溶液变红 |
CO2能与石蕊反应 |
B |
往久置于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加稀硫酸 |
有气泡 |
氢氧化钠溶液已变质 |
C |
在某无色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 |
有白色沉淀 |
无色溶液中一定含有 SO42-离子 |
D |
把质量相同的镁条与锌粒同时放入相同浓度和体积的盐酸屮 |
镁条与盐酸 产生气体更快 |
镁的金厲活动性比锌强 |
【2015年湖北省襄阳市】在一定条件下,一氧化碳、木炭都能与氧化铜发生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反应产生的气体都有毒 | B.反应中都有红色固体生成 |
C.反应类型都是置换反应 | D.反应的生成物不同 |
【2015年湖北省宜昌市】下列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选项 |
A |
B |
C |
D |
用 途 |
![]() |
![]() |
![]() |
![]() |
金刚石做玻璃刀 |
石墨做电池电极 |
不锈钢做水壶 |
钛合金制造船舶设备 |
|
性质 |
金刚石硬度大 |
石墨很软 |
不锈钢有导热性 |
钛合金抗腐蚀性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