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至今的六十年时间里,我们解决了占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温饱问题,这得益于党和国家的政策,也是科技成果的体现。”材料中的“政策”“科技成果”和农民温饱问题最密切的是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籼型杂交水稻 |
B.国有企业改革、神五飞天 |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计算机网络的普及 |
D.设立经济特区、籼型杂交水稻 |
我国1966—1968年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一览表,从表中可以看出生产总值连续两年下滑,其重要原因是()
年份 |
国民生产总值(亿元) |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元) |
1966 |
32.09 |
32.13 |
180 |
1967 |
29.22 |
29.25 |
159 |
1968 |
26.05 |
26.06 |
138 |
A.反右斗争的扩大化 B.大跃进运动的浮夸风、共产风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文化大革命的动乱
建国后,民主法制曾一度遭到巨大破坏,这主要发生在()
A.解放初期 | B.三大改造时期 |
C.大跃进时期 | D.文化大革命时期 |
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广大人民和干部中涌现出大批先进人物,其中被誉为“两弹元勋”的是()
A.杨振宁 | B.李世光 | C.邓稼先 | D.袁隆平 |
在1964年的一份报纸上刊登了一个报道,里面包含了这样的信息:兰考、治沙、党的好干部。请你判断他是下列人物中的()
A.邓稼先 | B.王进喜 | C.雷锋 | D.焦裕禄 |
参考下图:结合《人民日报》连载发表“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芝麻赛玉米,玉米比人大。”等文章,宣传全国各地大放“卫星”现象,你认为上述现象最有可能出现于()
A.“大跃进”时期 | B.一五计划期间 |
C.土地改革时期 | D.三大改造时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