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将蛋白质从水中析出而又不改变它的性质,应加入的试剂是( )
A.饱和(NH4)2SO4溶液 | B.浓硝酸 |
C.95%酒精 | D.乙酸铅溶液 |
如A是一种正盐,B是气态氢化物,C是单质,F是强酸。当X无论是强酸还是强碱时都有如下转化关系(其他反应产下图所示,物及反应所需条件均已略去),当X是强碱时,过量的B跟Cl2反应除生成C外,另一产物是盐酸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当X是强酸时,A、B、C、D、E、F中均含同一种元素,F可能是H2SO4
B.当X是强碱时,A、B、C、D、E、F中均含同一种元素,F是HNO3
C.B和Cl2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D.当X是强酸时,C在常温下是气态单质
某温度时,在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浓度的变化如图Ⅰ所示,若其它条件不变,当温度分别为T1和T2时,Y的体积分数与时间关系如图Ⅱ所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X(g)+3Y(g) ![]() |
B.若其它条件不变,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度均增大,X的转化率减小 |
C.达到平衡后,若其他条件不变,减小容器体积,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
D.达到平衡后,若其他条件不变,通入稀有气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
已知图一表示的是可逆反应CO(g)+H2(g)C(s)+H2O(g) ΔH>0的化学反应速率(v)与时间(t)的关系,图二表示的是可逆反应2NO2(g)
N2O4(g) ΔH<0的浓度(c)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一t2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升高了温度或增大了压强 |
B.图一t2时改变的条件一定是增大了反应物的浓度 |
C.图二t1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升高了温度或增大了压强 |
D.若图二t1时改变的条件是增大压强,则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将减小 |
碘单质难溶于水却易溶于KI溶液。碘水中加入KI溶液发生反应:I2(aq)+I-(aq) I(aq),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上述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
B.上述体系中加入苯,平衡不移动 |
C.可运用该反应原理除去硫粉中少量的碘单质 |
D.实验室配制碘水时,为增大碘单质的溶解度可加入适量KI溶液 |
对于反应CO(g)+H2O(g) CO2(g)+H2(g) ΔH<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A.加入催化剂,改变了反应的途径,反应的ΔH也随之改变 |
B.改变压强,平衡不发生移动,反应放出的热量不变 |
C.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反应放出的热量不变 |
D.若在原电池中进行,反应放出的热量不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