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编号 |
实验 |
操作 |
A |
观察钠与水反应的现象 |
用镊子从煤油中取出金属钠,切下绿豆大小的钠,小心放入装满水的烧杯中 |
B |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氯化钾溶液 |
准确称取一定质量的氯化钾固体,放入到1000mL的容量瓶中,加水1000mL溶解,振荡摇匀。 |
C |
稀释浓硫酸 |
将蒸馏水沿烧杯内壁慢慢注入盛浓硫酸的烧杯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产生的热量不断散失 |
D |
取出分液漏斗中的上层液体 |
下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下端管口放出,关闭活塞,换一个接收容器,上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 |
下列实验操作及现象能够达到对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及现象 |
实验目的 |
A |
溶液中滴加盐酸酸化氯化钡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
检验溶液中存在SO42- |
B |
FeBr2溶液加入少量氯水,溶液由浅绿色变为黄色 |
比较Fe2+、Br-还原性强弱 |
C |
向一定浓度Na2SiO3溶液中通CO2,溶液变浑浊 |
比较C、Si非金属性强弱 |
D |
将气体通入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洗气瓶 |
除去中CO2的SO2 |
下列各组反应最终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
①金属钠投入到FeCl2溶液中
②过量NaOH溶液和AlCl3溶液混合
③少量Ca(OH)2投入NaHCO3溶液中
④过量CO2通入Na[Al(OH)4]溶液中
A.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标准状况下,0.5molNO与0.5molO2混合后气体分子数为0.75 NA |
B.常温常压下,14g的C2H4和C4H8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数为3NA |
C.0.1molAlCl3完全转化为氢氧化铝胶体,生成0.l NA个胶体粒子 |
D.1.0L 1.0 mol·L-1 Na2SiO3水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3NA |
下列陈述I、Ⅱ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 |
表述I |
表述II |
A |
SiO2有导电性 |
SiO2可用于制备光导纤维 |
B |
SO2有漂白性 |
SO2可使溴水褪色 |
C |
溶液中含有大量的NO3- |
溶液中不能存在大量I-或S2- |
D |
将淀粉与KCl混合液装于半透膜内,浸泡在盛 蒸馏水的烧杯中,5min后取烧杯中液体,加碘水变蓝色 |
半透膜有破损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Mg、Al、Cu可以分别用置换法、直接加热法和电解法冶炼得到
B.小苏打是制作面包等糕点的膨松剂,还是治疗胃酸过多的一种药剂
C.C、Si、S都是自然界中含量丰富的非金属元素,三种元素的二氧化物都属于酸性氧化物,均能与碱反应而不能与酸反应
D.碱性氧化物都是由金属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如K2O、CuO、Na2O、Na2O2、Mn2O7、Fe2O3等全部由金属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因此都为碱性氧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