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2010年是我们祖国经受重大考验的一年,在罕见的西南大旱面前,我们没有低头,在青海玉树地震中,我们没有畏惧。在历次的考验中,始终体现的是那种自强不息的精神,那种“永不言弃”的价值追求,让我们强烈感受到了一种精神,一种我们文化中始终没有流失的精神,一种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永远不能缺失的精神。
(1)文中画线部分所提到的“一种精神”是指什么精神?`
(2)这种精神的含义是什么?
(3)这种精神的核心是什么?
(4)这种精神在当代有哪些丰富和发展?(至少写出两种)
(5)结合实际,谈谈中学生应如何弘扬和培育这种精神?
2014年3月召开的“两会”表现出鲜明的“E时代”特色。电视、网络、手机等多媒体在会场内外被广泛运用,使十八大更加开放透明。博客、微博成为反映民意的新渠道,让人民群众有机会从互联网“走进”人民大会堂、零距离地参与会议。这说明()
①互联网的发展与创新成为民众有序参与政治的唯一方式 ②执政者对网络民意的尊重,网络问政成为中国政治文明不断进步的体现 ③党的十八大的开放透明推动了科学发展、促进了社会和谐,是与时俱进的时代要求④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中国人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一年高达2000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我国还有一亿多农村扶贫对象、几千万城市贫困人口以及其他为数众多的困难群众。这种“舌尖上的浪费”触目惊心,令人痛心。这警示我们( )
①要珍视有限的资源,适量消费,理性消费②要发扬中华民族的节俭的美德,反对挥霍浪费③要尊重他人的劳动,不能不事稼穑不知辛苦④理性消费能从根本上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
A.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民生”,已成为今天中国在追求幸福过程中的网络热词和时代强音。2012年中央财政用于民生各方面支出的增幅均高于当年中央财政收入9.4%的增幅。2013年中央财政将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突出重点、控制一般,把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举措能够( )
①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②鼓舞人民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③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④保障人民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下列对右边漫画《如此分配》理解正确的是( )
①不利于维护社会公平②能够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
③不利于社会稳定和发展④坚持了按劳分配原则,符合国家政策
.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中共中央、国务院2014年1月10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著名物理化学家张存浩院士和著名物理学家程开甲院士,共同荣获201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这表明我国( )
A.把能否取得重大科技成果作为衡量人才的唯一标准 |
B.在科技上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已经消除 |
C.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
D.把发展科学技术作为立国之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