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L-赖氨酸是哺乳动物蛋白质分子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氨基酸,由于谷物中含量甚低,且在加工过程中易被破坏而缺乏,故称为第一限制性氨基酸。请回答以下关于L-赖氨酸的一组问题:
(1)L-赖氨酸在体内无法合成,所以L-赖氨酸是人体的____ __________
(2)已知L-赖氨酸分子的R基为-(CH2)4-NH2,则L-赖氨酸的结构简式为__        ___
(3)向泌乳期母牛的乳腺腺泡细胞内注射少量15N标记的L-赖氨酸,在坐标系中分别画出了放射性15N在细胞内的核糖体(曲线a)和内质网(曲线b)中含量的大致变化曲线,导致曲线b先增加后减少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在下图中用曲线c表示放射性物质在高尔基体内的含量变化。

(4)玉米籽粒中的赖氨酸含量较低,是因为合成赖氨酸过程中的两种关键的酶的活性受赖氨酸浓度的影响。如果将其中一种酶中的第352位的苏氨酸变为异亮氨酸,把另一种酶中第104位的天冬酰氨变成异亮氨酸,可以使玉米籽粒中游离赖氨酸含量提高2倍,此改造过程即为______。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容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是下丘脑与垂体关系的示意图,图中的1、2、3表示组成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据图回答问题:

(1)下丘脑与垂体在功能上的联系是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联系的重要环节,其中[2]的末梢释放的物质[A]经[B]到达腺垂体,调节、控制腺垂体的激素分泌,这些腺垂体又分泌[D]作用于其它内分泌腺。
(2)垂体后叶也叫,其中不含内分泌细胞;当下丘脑中的神经元3受到内环境渗透压升高刺激时,产生的神经冲动沿[C]到达垂体后叶,促使其末梢释放物质[E]促进水在肾集合管的重吸收。
(3)腺垂体至少分泌七种激素,其中的激素能作用于全身各组织,促进人体生长,若人体幼年时缺乏将患

(1)植物顶端优势时顶芽产生的生长素运到相邻侧芽_________(需要、不需要)消耗ATP。
(2)某研究小组探究避光条件下生长素浓度对燕麦胚芽鞘生长影响。胚芽鞘去顶静置一段时间后,将含有不同浓度生长素琼脂块分别放置在不同去顶胚芽鞘一侧如右图所示,一段时间后测量并记录弯曲(α)。

①在两组实验中若α相同,则琼脂块中含有生长素的浓度___(一定、不一定)相同。
②若想在细胞水平上证明生长素对胚芽鞘生长影响,可以取弯曲处作______(横切、纵切)片制成装片,用显微镜观察、测量两侧细胞平均长度,作出比较。
(3)右图是根、茎对生长素作用的反应曲线,图示字母中表示根近地侧的是、茎的远地侧的是

(4)有科学家认为根的向地生长不仅与生长素有关,还与乙烯的作用有关。为了研究二者的关系,做了这样的实验:将某种开花植物的根尖放在含不同浓度生长素的培养液中,并加入少量蔗糖作为能源。发现在这些培养液中出现了乙烯,且生长素浓度越高,培养液中乙烯的浓度也越高,根尖生长所受的抑制也越强。
①此人所做实验的自变量是,因变量是
②为使实验更严谨,还需将另一些等量的根尖放在 ,作为对照组。
③据此实验结果。可推知水平放置的植物根向重力生长的原因是高浓度的_____________诱导产生了_______________,从而_________近地侧根的生长。

果蝇红眼(B)对白眼(b)是显性,现有基因型为XBY和XBXb的果蝇交配,产生的众多子代果蝇中出现了一只白眼雌果蝇。某兴趣小组同学欲通过实验探究该只白眼果蝇是基因突变的结果还是环境因素引起。请你帮助设计遗传实验,写出实验的主要步骤,并以遗传图解的形式预期结果并得出相应的结论。

对无芒(d)为显性,三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现有三个纯系水稻品种:①矮秆感病有芒,②高秆感病有芒,③高秆抗病无芒。为了在最短时间内获得矮秆抗病无芒纯系新品种,请完成以下育种过程及分析。
(1)育种过程:
第一步:选择(用①、②、③表示)杂交得到F1
第二步:取进行离体培养,获得幼苗;
第三步:用处理该幼苗,再选育矮秆抗病无芒新品种,其基因型为
(2)分析:
利用这种方法可以快速获得矮秆抗病无芒纯系新品种,是因为在F1代进行的过程中发生了基因重组,形成了种基因型的配子,其中基因型为的配子经第二步和第三步处理后,可以得到符合要求的纯系新品种。在第三步中使用的试剂的作用是,这种育种方法可以缩短育种年限的原因是

白蛋白在临床上需求量很大,通常从人血中提取。由于艾滋病病毒(HIV)等人类感染性病原体造成的威胁与日俱增,使人们对血液制品顾虑重重。如果应用一定的生物工程技术,将人的血清白蛋白基因转入奶牛细胞中,利用牛的乳腺细胞生产血清白蛋白就成为可能。大致过程如下:
a.将人体血清白蛋白基因导入雌性奶牛胚胎细胞,形成重组细胞①;
b.取出重组细胞①的细胞核,注入去核牛卵细胞中,形成重组细胞②;
c.电脉冲刺激重组细胞②促使其形成早期胚胎;
d.将胚胎移植到母牛的子宫内,最终发育成转基因小牛。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人的血清白蛋白基因的序列是未知的,可以从中获得;
(2)重组细胞①和②中(①/②)实现了基因的重组,实验过程b利用的技术是
(3)若将早期胚胎分成若干个,让其分别发育成小牛,这些小牛的基因型(相同/不同),此项技术称为
(4)在进行胚胎移植时,需对受体母牛进行处理;
(5)运用细胞培养技术可以从哺乳动物的早期胚胎中获得胚胎干细胞(ES细胞),培养如下:早期胚胎→内细胞团→胚胎干细胞。在培养过程中,需用酶处理内细胞团,使之分散成单个细胞。培养过程中往往需用胚胎成纤维细胞制备,目的是。在培养过程中,往往还要加入抗生素,以防止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