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在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壮丽进程中,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两弹一星”精神、九八抗洪精神、“抗非典”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伟大精神。这表明( )
A.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
B.社会意识的性质决定社会存在的性质 |
C.社会存在是指导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 |
D.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 |
2010年8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3.5%,涨幅比7月份扩大0.2个百分点。这也是22个月中的最高增幅。回答下列各题。8月份粮食价格同比上涨12%,鲜菜价格上涨19.2%,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对新涨价因素 “贡献”了70%左右。这将会( )
①一定程度上增加居民生活成本②导致食品的需求弹性增大
③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④导致食品的自身价值上升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
物价上涨,使通货膨胀预期加剧。下列能够抑制通货膨胀的举措是( )
A.提高利率→投资下降→生产资料需求减少→商品价格水平下降 |
B.本币升值→商品出口量增加→外汇流入减少→商品价格水平下降 |
C.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减少流通中货币量→消费需求减少→商品价格水平下降 |
D.扩大政府投资→生产规模扩大→单位商品价值量下降→商品价格水平下降 |
亚当·斯密说过:“如果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中,那么它在道义上将是不得人心的,并且有风险的,因为它注定会威胁到社会的稳定。”这句话强调的是( )
A.在收入分配中要杜绝出现两极分化 | B.提高经济效率是增加社会财富的根本途径 |
C.公平的收入分配有助于协调人们利益关系 | D.分配要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 |
在金融危机面前,许多企业承诺“不裁员”。但企业面临着一方面不减员,另一方面开工不足的难题。为应对这一难题,企业采取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
A.拓展国内国际市场,扩大产品销售 | B.调整产品结构,提高市场占有率 |
C.扩大企业规模,增加生产岗位 | D.加强管理并降低成本,增加市场竞争力 |
消费是整个经济链条的最后一个环节,在经济学的意义上,投资每增长一个百分点,能拉动经济增长0.2%,而消费每增长一个百分点,能拉动经济增长0.8%,是投资的4倍。下列措施中,有助于促进居民消费的是 ( )
①提高银行存款利率②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③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④加快生活消费品更新换代
A.①②④ | B.①②③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人们常说: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这是一种钱货两清的消费②货币在这个过程中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
③这是一个商品流通的过程 ④这里的“钱”与“货”的价值相同
A.①③ | B.②④ | C.②③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