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B地区为 ,风向是 ,该季风的成因是: 。
(2)C地区是 ,风向是 ,成因主要是 。D处吹 风。
(3)图示的时间为 月,北半球的 季,A处的气压名称为 。如果季节相反,则B处吹 风;C处吹 风。
(4)东亚的冬季风的性质(指冷暖干湿)是___________,夏季风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判断理由是 。
华北地区是我国干旱多发区,水资源紧张。试分析其解决的措施。
长江中下游地区为多涝区,试从人为方面分析其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
北京旅行团2009年7月到图示区域旅游,请你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帮助他们解释下面的问题和现象。
(1)出发前,从网上查到:图中所示的天气系统正在向正东方向运动,该天气系统过境B城时的天气状况为______,过境后B城市的风向为________。
(2)飞机于6日9时从北京机场起飞,乘务员告诉乘客,到B城需14小时,飞机到达B城市时,当地时间为____日____时。
(3)到C城市时,一游客发现植被与北京的相似,但判定两城市的气候类型不同,请你说明两城市气候类型的差异及其成因。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l: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中共十七大报告将生态建设放到了文明的高度,这是一个创举。
材料2:所谓循环经济,就是把绿色制造、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的经济运行模式,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简言之,循环经济是按照生态规律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向。它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和重要保证,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
材料3:我国的能源储量和利用情况表
我国重要矿产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占世界人均水平的比重 |
我国能源循环利用率占发达国家的比重 |
我国创造单位GDP能耗为其他国家的倍数 |
||||
石油 |
天然气 |
美国 |
日本 |
美国 |
日本 |
法国 |
8.39% |
4.19% |
26.9% |
11.5% |
4.3倍 |
11.5倍 |
7.7倍 |
(1)针对我国的资源、社会状况,国家提出发展“循环经济”。简要说明“循环经济”的内涵以及发展“循环经济”的意义。
(2)为实现我国“生态文明”的建设目标,分析我国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3)材料3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存在什么问题?(4分)
(4)针对我国口前能源的利用现状,分析我国应采取什么措施来发展“循环经济”?(6分)
读"长江水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下列字母代表的长江支流名称:
A,B,C,D,E,
F。
(2)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山脉,流经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图中城市①是,它是上游与中游的分界点,城市②是,它是中下游的分界点,长江全长km,注入。
(3)填出图中下列字母代表的长江水系上已建成或正在建设的水电站名称:A河上的,F河上的,G处是水电站,H处是水电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