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为l950年、l952年中国农村不同阶级人口及土地占有比例(%)。从表中数据的变化中得出的结论应该是 ( )
|
1950年 |
1952年 |
||
人口比例 |
土地占有比例 |
人口比例 |
土地占有比例 |
|
贫农、中农 |
85.5 |
45.2 |
92.1 |
91.4 |
地主、富农 |
14.5 |
54.8 |
7.9 |
8.6 |
A. 第一个五年计划顺利实施 B.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C.农业合作化掀起高潮 D.人民公社化运动大规模开展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
B.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
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
电影《活着》中有一个场景:小孩找出他父亲的铁皮箱要交给街道干部用来炼钢。这个场景应该发生在
A.“文化大革命”期间 |
B.“一五计划”进行期间 |
C.“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时期 |
D.改革开放时期 |
在中国革命史的历史长卷中不难找到一座大山的名字,它呈西北东南走向,绵延千里,直插入鄂、豫、皖三省交界地带,它就是大别山。此山无言,却在1947年见证了
A.人民解放战争的打响 |
B.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 |
C.人民解放军战略决战的开始 |
D.人民解放军彻底推翻了南京国民政府 |
慈禧在评价某条约的时候说:“今兹合约不侵我土地,不掠我人民。念友邦之见谅,疾愚暴之无知”,该条约是指:
A.《南京条约》 | B.《北京条约》 |
C.《马关条约》 | D.《辛丑条约》 |
2013年4月26日法国皮诺家族在北京宣布,将向中方无偿捐赠流失海外的圆明园青铜鼠首和兔首。 那么这两件国宝流失海外是在
A.鸦片战争时期 | B.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
C.甲午战争时期 |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