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用自己的话概括“马太效应”造成的结果。(不超过15个字)
《新约•马太福音》中说:“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社会学家由此引出“马太效应”的概念。1968年,罗伯特•莫顿首次用这一概念描述科技界的现象:“对已有相当声誉的科学家做出的贡献给予的荣誉越来越多,而对于那些还没有出名的科学家则不肯承认他们的成绩。”其他社会领域也如此。教育的“马太效应”使得少数成绩优异的学生成为宠儿,多数学生遭受冷落。在股市中,最赚的总是庄家,最赔的总是散户,普通大众的钱不断聚集到少数人手中。富者享受到更好的教育和发展机会,穷者则缺乏发展机遇。
阅读《论语》中的几则文字,回答问题。
材料1: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6·11)
材料2: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7·16)
材料3: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则从吾所好。”(7·2)根据以上三则材料写出两个成语。
分析以上材料,说一说孔子所谓“富而可求也”“(富)如不可求”的前提分别是什么。
答:从这三则材料中可以看出孔子怎样的人生态度?
答:
材料4: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2·3)
材料5:
子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颜渊》)《论语·颜渊》篇两句话与孔子的另一句话相仿,这句话是:
试分析上面两则材料所表达的思想。
答:
“杯具”,一般指生活中的盛水器具——杯子,但我们发现不仅如此:
(1)刚刚过完今年光棍节的李超心情还不错,他觉得自己十分有希望结束多年的“杯具”恋爱史,因为他发现,“电视红娘”越来越多了!(《中国青年报》)
(2)医学免疫博士却缺乏受挫免疫能力,敢跳楼却不敢面对现实,确实是杯具。(《南方都市报》)
“杯具”是“悲剧”在电脑输入过程中的词语变异形式,本身属于别字,是对语言规范形式的偏离。但自2009年10月以来,“杯具”一词在网络、报刊等媒体上广泛流行。请你从词义本身和人生态度两个方面对“杯具”一词的使用的积极意义进行评述。
词义本身:
人生态度:
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到城市打工,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们。据调查,中国农村目前“留守儿童”数量超过了5800万人,他们中大多需要得到更多的关爱和接受良好的教育。请你拟写一条以“关爱留守儿童”为主题的公益广告词。要求主题鲜明,感情真挚,语言简明生动,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在18字以内。
|
仔细观察下面一幅名为“热心”的漫画,理解其蕴含的寓意。
下面是某中学对一个班46名学生心态所做的调查,请用一句话对下列调查作出结论。(标点除外,不超过16个字。)(3分)
⑴ 你最值得高兴的事情是什么?18人选答“找到一个好朋友”,14人选答“通过自己的努力做成一件事”。
⑵ 你最大的苦恼是什么?17人选答“没有知心朋友”,13人选答“不被别人理解”。
⑶ 你受委屈时向谁诉说?29人选答“朋友”,17人选答“独自忍受”。
⑷ 你对家长的最大希望是什么?17人选答“该自己做主的事情让自己做主”,16人选答“感情上的理解”。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