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班办了一期纪念五四运动92周年的黑板报,选用了以下素材,其中一项与主题不符的是:
A.《青年杂志》封面 |
B.“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口号 |
C.学生在北京天安门前游行示威的场景 |
D.上海工人罢工支持学生斗争 |
2010年7月,一位老者动情地写了一首诗:“一声惊雷震九天,南湖八十九年前,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红旗漫卷映河山”。这首诗赞颂的历史事件是( )
A.武昌起义爆发 | B.新文化运动掀起 |
C.中国共产党诞生 | D.同盟会的成立 |
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 )
A.《民报》的创刊 | B.陈独秀创办《新青年》 |
C.《中外纪闻》的创办 | D.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 |
表格式归纳是重要的历史学习方法,图中的“运动名称”一栏应填写( )
A.洋务运动 | B.新文化运动 |
C.五四运动 | D.辛亥革命 |
国共两党于1924年实现了第一次合作,按照民国纪年的方法计算,1924年应该是民国哪一年( )
A.民国十二年 | B.民国十三年 |
C.民国十四年 | D.民国十五年 |
有学者在评价辛亥革命时曾说: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的事;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的事。据此,他认为辛亥革命的作用是()
A.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 | B.促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
C.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 | D.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