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纯下列物质(括号内为少量杂质),所选用的除杂试剂与分离方法正确的是( )
|
不纯物质 |
除杂试剂 |
分离方法 |
A |
乙酸乙酯(乙酸) |
饱和碳酸钠溶液 |
过滤 |
B |
乙烷(乙烯) |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
洗气 |
C |
苯(Br2) |
KOH溶液 |
分液 |
D |
苯(苯酚) |
浓溴水 |
过滤 |
已知反应A+B=C+D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关于此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吸热反应 |
B.只有在加热条件下才能进行 |
C.生成物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的总能量 |
D.反应中断开化学键吸收的总能量高于形成化学键放出的总能量 |
一定温度下,某一密闭恒容的容器内存在可逆反应A(g)+3B(s)2C(g),可判断其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A.当生成C的速率为0时
B.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而变化
C.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A,同时生成3n molB
D.A、B、C的分子数之比为1:3:2
下列反应最能体现“原子经济”的是
A.甲烷与氯气制备一氯甲烷 | B.乙烯聚合为聚乙烯高分子材料 |
C.以铜和浓硝酸为原料生产硝酸铜 | D.用苯和浓硝酸反应制取硝基苯 |
在下图所示的原电池中,正极发生的反应是
A.2H++2e―![]() |
B.Cu–2e―![]() |
C.Cu2++2e―![]() |
D.Zn–2e―![]() |
短周期金属元素甲~戊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表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丙<丁<戊 | B.金属性:甲>丙 |
C.氢氧化物碱性:丙>丁>戊 | D.最外层电子数:甲>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