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叙述中符合物理学史的有:( )
A.汤姆孙通过研究阴极射线实验,发现了电子和质子的存在 |
B.卢瑟福通过对![]() |
C.巴尔末根据氢原子光谱分析,总结出了氢原子光谱可见光区波长公式 |
D.玻尔提出的原子模型,彻底否定了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学说 |
质量为10kg的物体置于水平地面上,它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µ=0.2。从t=0开始,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向右运动,同时受到一个水平向左的恒力F=10N的作用。则反映物体受到的摩擦力F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是下列图示中的(取水平向右为正方向,g取10m/s2)()
质量为m的小物块以初速度v0沿足够长的固定斜面上滑,斜面倾角为θ,物块与该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tanθ,图中表示该物块的速度v和所受摩擦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线(以初速度v0的方向为正方向),可能正确的是( )
如图所示,有一辆汽车满载西瓜在水平路面上匀速前进。突然发现意外情况,紧急刹车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则中间一质量为m的西瓜A受到其他西瓜对它的作用力的大小是()
A.![]() |
B.ma | C.![]() |
D.m(g+a) |
如图,将质量为m的滑块放在倾角为θ的固定斜面上。滑块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若滑块与斜面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重力加速度为g。则( )
A.用平行于斜面向上的力拉滑块向上匀速滑动,如果μ=tanθ,拉力大小应是2mgsinθ |
B.用平行于斜面向下的力拉滑块向下匀速滑动,如果μ=tanθ,拉力大小应是mgsinθ |
C.给滑块沿斜面向下的初速度,如果μ<tanθ,滑块将加速下滑 |
D.将滑块由静止释放,如果μ>tanθ,滑块将下滑 |
木块A、B的重力分别是50N和60N,它们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20,夹在A、B之间的轻弹簧被压缩了2cm,弹簧的劲度系数为400N/m,系统置于水平地面上静止不动.现用F=1.5N的水平拉力作用在木块B上,如图所示,力F作用后()
A.木块A所受摩擦力大小是10N
B.木块A所受摩擦力大小是8N
C.木块B所受摩擦力大小是9.5N
D.木块B所受摩擦力大小是7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