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就业是人们热议的话题之一。回答4-5题。某经济学家提出,国家宏观调控成功的关键在于如何尽量多地安排人员就业并兼顾物价的基本稳定,其中物价上涨不是最可怕的,要保持经济的高增长,必会有一定的物价上涨。从经济生活的角度看,这段话强调的是
A.宏观调控就是为了解决就业和物价问题 | B.发展经济就不可避免地会引起物价上涨 |
C.增加就业是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之一 | D.扩大就业与稳定物价的工作同等重要 |
近年来,浙江省委和省政府一方面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另一方面又针对“用
工荒”加剧、不少企业拥有生产订单却难以招满工人的实际,出台相关政策予以引导。下列措 施中,有利于解决“用工荒”问题的有
①引导劳动者 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②政府统筹安排劳动者就业
③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④加强对劳动者的技能培养
A.①②④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 |
邓小平指出,有监督比没有监督好,一部分人出主意不如大家出主意。共产党从一个角度看问题,民主党派可以从另一个角度看问题、出主意。这样,反映的问题更多,处理问题会更全面,对下决心会更有利,制定的方针政策会比较恰当,即使发生了问题也比较容易纠正。这段话体现出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的功能有
①民主监督②依法行政③社会管理④政治参与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提出,要加强依法行政和制度建设,健全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制度。在国家机关中,对行政权力具有内部监督功能的是
①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 ②各级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③国家监察部和地方监察机关 ④国家审计署和地方审计机关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温家宝总理在2010年新春团拜会上提出,“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 2010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社会更加公正和谐。”回答10~11题。“人民的尊严”被首次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这表明
①人民的尊严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②政府坚持以人为本的施政理念
③政府工作重心正逐步转移④政府要为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对人民生活得“更有尊严”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公民权益的保障更加完善 ②社会利益的分配更加公平
③公民义务的履行更加全面 ④政府权利的行使更加规范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温家宝总理在201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政府、监督政府,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这意味着
①政府的一切行为都要对人民负责
②政府的一切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
③政府要把人民利益与谋求自身利益相统一
④公民对任何国家工作人员都有批评的权利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2010年1月22日,江苏省宣布自2月1日起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其后,许多省份陆续提高了最低工资标准。这表明了政府
① 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②通过再次劳动分配提高劳动者收入
③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④履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A.②④ | B.②③ | C.①③ | D.①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