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雷锋,离开我们已经整整50年了。半个世纪以来,雷锋这个响亮的名字和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雷锋精神,深深镌刻在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心中,影响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值此毛泽东主席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49周年之际,国内外媒体热炒“雷锋精神”。某中学高三(1)班的学生对此颇感兴趣,成立自主学习小组,围绕“雷锋精神伴我们成长”的主题进行探究,请你一并参与其中。



寻访雷锋成长的足迹

 

 

 
第一小组的同学了解到,雷锋出生在旧社会一个穷苦农民家庭,7岁沦为孤儿,然而他没有在逆境中沉沦。解放后,他先后加入少先队、共青团,并成为一名军人和共产党员。他从事的是拖拉机手、推土机手、汽车驾驶员等普通而平凡的工作,但他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他“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省吃俭用捐助受灾群众;利用休息时间到车站扶老携幼;出差时,为旅客端茶送水,打扫卫生,他从一点一滴小事做起,但做了好事却从不留姓名。1962年,22岁的雷锋在执行运输任务时不幸殉职。
(1)该班学生探究的主题蕴含的唯物论道理是什么?(3分)
(2)材料中雷锋的成长足迹对你有何辩证法启示?




追求雷锋精神的价值

 

 

 
第二小组的同学在探究中发现了一件有趣的事,在时尚嗅觉敏锐的年轻人中间,一股“雷锋热”又悄然兴起:雷锋帽、大茶缸子、帆布绿背包,这些曾一度被封上“老土”标签的玩意如今又刮出了时尚风,由于供不应求,几家大型电子网购网站甚至打出了“雷锋帽”售罄字样。这一现象引起了同学们的议论。
甲同学说:“雷锋精神的实质是奉献,学习雷锋不应单纯着眼于经济利益”。
乙同学说:“现在是市场经济,利用雷锋的影响力获取经济利益无可厚非”。
(3)请选择一个你所支持的观点,并进行文化论证。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科学发展观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全国各地以唱红歌的形式庆祝党的生日。某班举行“红歌与民族精神主题班会”。就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性,同学们积极踊跃发言:中国共产党成立的90年,是艰苦创业的90年,也是光辉灿烂的90年,唱红歌有利于弘扬民族精神,继承优良传统,激发爱国情怀;有利于抵制外来腐朽思想文化的影响;弘扬民族精神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如果让你作代表发言,谈谈为什么要弘扬民族精神,请列出你的发言提纲。
(2)作为一名中学生,你认为应怎样做才能更好地弘扬民族精神?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为未来5年的工作指明了方向。
材料一 《建议》指出,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推进文化创新,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材料二 《建议》指出,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优先发展教育。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更多依靠科技创新驱动。
(1)运用“文化与生活”的知识,谈谈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意义。
(2)运用教育的作用,谈谈为什么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要优先发展教育?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1年1月18日至21日,应美国总统奥巴马邀请,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2011年1月19日,中美两国共同发表联合声明,确认“中美致力于共同努力建设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
材料二:2011年1月20日,胡锦涛在华盛顿出席了美国友好团体举行的欢迎宴会并发表题为《建设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中美合作伙伴关系》的重要讲话。他指出,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面对各种风险和挑战,中美两国人民应该加强合作,同各国人民一道,共同分享机遇、应对挑战,共同开创人类发展更加美好的未来。他强调,由于历史文化、社会制度、发展水平不同,中美两国之间存在一些分歧和摩擦是正常的,但是我们应该着眼大局,立足长远,本着对历史和未来负责的态度看待和处理双边关系,不受一时一事影响,不受偶然事件羁绊,增进互信,排除障碍,共同努力建设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中美合作伙伴关系。
用国家利益的相关知识分析,中美为什么要“建设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中美合作伙伴关系”?(7分)
(2)依据我国的外交政策,你认为应怎样处理当前复杂的中美关系?(10分)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2010年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建议》是中央在深入调研、广泛听取有关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形成的。《建议》提出,要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建议》在征求各民主党派和各界意见后,将交国务院完善后形成纲要草案,最后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后正式实施。
材料如何体现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6分)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1年1月19日,山西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太原召开。会议审议了山西省人民政府、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山西省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批准了《山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审查了山西省人民政府提出的《关于2010年全省和省本级预算执行情况与2011年全省和省本级预算草案的报告》。
材料二: 2011年1月19日,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志刚、薄新莺、张进文、张有根等到超市视察了解物价水平,倾听市民心声,与市民就如何保障“米袋子”“菜篮子”工程平稳、有序、健康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
(1)材料一体现了政治生活的哪些知识?
(2)结合材料二,回答假如你是一名人大代表,你将怎样肩负人民的重托。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